已經去過多次海淀新廠區,對道路很熟,蕭萍英說道“10公里的路程,走東直門內大街,再走安定門內、外大街,最后走北三環。路也好走。”
“一路上就轉兩個彎,讓司機開穩一點、開慢一點,暈車應該會少一些。”
秦淮茹插話道“先做個調查,問下有多少人是會暈車的。”
“找個夜里的時間,把會暈車的人拉去走一遍,看她們的暈車反應嚴不嚴重,我們再做商量。”
“貨車費用應該不多,倒是司機比較麻煩,半夜12點鐘開車送人,要選可靠的人員才行。”
采購銷售負責人艾宗琴接著說“這事還要跟廠里運輸科對接,要參考他們的人員排班。”
劉紅秀拿筆在記事本上記下,“排班的事情要等運輸科的協商結果、暈車人員坐車的反應。那我沒事了。”
財務負責人宋靜翻開自己的記事本,“我們招待馬河大隊的參觀費用,我已經跟廠里結算了,你們誰有空審核一下。”
風風火火的艾宗琴主動說道“我來審核吧,剛好我今天上的中班。”
加工廠的賬目暫時很簡單,大錢都在軋鋼廠的戶頭上,欠了一屁股債務,賬上的錢都是設備款。
宋靜負責的是小賬,其他四名委員負責審核,誰審核誰簽字誰負責。
火腿腸加工廠,現在還只是100人的集體企業,管理事務不多,大家剛上班,正是很有干勁的時候,幾個人能夠管理好。
又有建廠指導員李大科長在,軋鋼廠不好再派人過來搶位置。
但是自從李銘的500人建廠計劃出爐后,火腿腸加工廠的干部配置問題,就成為了軋鋼廠的熱門話題。
軋鋼廠分廠的廠長,按以前的來講,那是處級、副處級的干部。
廠里剛剛精簡了一大批的科室人員充實到車間搞生產。
好些人想著回到干部崗位上呢。
李科長出了名的不愛插手人事工作,不斷冒出的新點子足夠李大科長忙活的。
軋鋼廠愅委會的人也在各顯神通,提前進行人事布局。
管委會五人組現在也很想多表現些,爭取后面能成為分廠的廠領導。
秦淮茹眼瞅著再怎么安排都有個保底的小官當了,很多人后悔沒有成為李科長的聯絡員。
95號四合院的官迷二人組,許大茂、劉海中最為后悔。
傍晚,后院許大茂家。
馬春蓮今天是早班,剛回到家,女兒已經提前打開了煤爐子的進氣口,最頂上的那顆蜂窩煤正是燒得旺盛的時候。
“你爸沒有回來喝藥嗎”
“還沒有。媽,我去中院玩了。”
“去吧,別跟人打架了。”
馬春蓮說著話,收拾好煎煮得很濃郁的中藥,開始準備晚飯。
飯快好了,許大茂扶著自行車晃晃悠悠的回到后院,停好自行車回屋。
“今天什么菜,這么香”
馬春蓮邊忙邊說“蒜苗火腿腸。”
“我繞路去廠里消費合作社買了3根火腿腸。”
許大茂瞅了兩眼,“說起這火腿腸,電影發行站的人跟我嘮叨好幾回了。”
“咱們廠分配給他們單位的數量太少了。”
馬春蓮現在也是加工廠的職工,“一半的產量都要給石璟山的那些大院,大貨車天天大清早的就在加工廠的門口等著。”
“咱們廠里的消費合作社都時常沒貨,我今天是跟著送貨的人一起去的,還是排了20分鐘的隊。”
許大茂放好包,坐在餐桌旁,“這回是便宜了她秦淮茹。”
“以后小銘再搞什么項目,不管是好是壞,我都要往上湊,最后肯定會給我安排個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