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公司缺信得過的人手。
只能是大舅哥兼任著鎂國分公司、日笨分公司的經理,還有即將設立的荷爛、瑛國分公司經理。
這次薪加坡分公司的陸瀚良回港城,婁曉娥準備征詢他本人的意見,是否愿意去接手日笨分公司。
火星貿易的銷售員也在加強培訓,爭取他們盡快成長起來,能夠接手一些管理工作。
這些業務員是跟隨公司從零開始做起的,見證了公司的發展,也從中獲得了高額回報,對公司的前景更為樂觀,對公司的忠誠度會比外面招聘的人靠譜些。
例會開完,星辰公司的管理層一起去荃灣工地視察。
有一棟廠房已經裝修好了,杯面的生產將會安排到這里,離葵涌的碼頭很近,十分合適出口。
手表工廠也提上了日程。
相比京城,港城的各項業務是突飛猛進。
這也是沒轍的事情。
最簡單的,內地生產的東西出口給誰
蘇國想騎在我們脖子上,我們好不容易才站起來,這是肯定不可能答應的,雙方關系好不起來,出口數量有限。
鎂國此時是全球最大市場,它要封鎖一個國家,各大主要市場的企業基本會遵守封鎖的規定。
日笨、四小龍的起飛全靠的是出口鎂國市場。
也是這個時期,內地和四小龍逐漸拉開了差距。
雖說內因決定成敗,但是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出口經濟,不是想搞就能搞的
幾十年后,古巴、北朝蘚也想搞好經濟,鎂國不給解除封鎖,照樣沒轍。
經濟規律擺在那里,國家的起步發展需要從國外賺取收益,又或者能借到錢來投入到國家建設上。
說到底,扯掉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誰實力強誰說了算。
有實力的人才能安穩賺錢,沒實力的隨時做好被收割的準備。
海淀。
八益學校的禮堂前面。
圍了一圈小伙伴。
張海洋站在人群中間,“現在有個跑腿的任務,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參與。”
劉國平什么也沒問,直接答應道“肯定給你辦得妥妥的。”
楊曉京小心思比較多,“有沒有獎勵的”
張海洋得意道“哥們兒這里向來沒有白幫忙的說法。”
“出差補貼和自行車補貼都按標準的給,會不會墊錢進去那就看你們自己怎么花了。”
劉國平追問道“是去鄉下么”
要用自行車,那就肯定不是外地,有出差補貼也不可能是城里。
張海洋仔細說道“新研究出來了一款顆粒飼料機,想大規模生產被配件材料限制了。”
“想在原材料的分配上做文章,就需要借助一些力量。”
“現在打算在京城周邊的農村收集一些支持的聲音。”
“你們的任務是明天去鄉下的公社,請他們寫份材料支持顆粒飼料機的推廣。”
楊曉京疑問道“空口無憑,我們怎么能說服他們呀”
“你別著急。”張海洋娓娓道來。
“酦酵飼料技術也研究出來了,到時候帶上這份資料去鄉下,生產隊會熱情招待你們的。”
“他們要是不信,匯總他們的信息,后續會發個參觀邀請函給他們,讓他們眼見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