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開玩笑的或者私下吐槽的,是港督在正式的場合親口認證過的。
幾十年后,瑛國佬還來攪合,除了當攪屎棍的傳統習慣,也是因為涉及了匯豐等瑛資企業的切身利益。
這些企業資助了很多議員,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跳出來搞事情也就很正常了。
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其實都很合理,只是一般人可能沒有關注到事情背后隱藏的原因。
京城。
紅星軋鋼廠。
李銘也剛剛開完會。
視察華北、中南、華東地區時的重要指示
文件是根據偉大導師視察時,談話要點記錄的整理稿。
有好多很有道理的話。
自己提以我為核心是最蠢的,核心是在實踐中群眾公認的,不是自封的。
感覺受益匪淺的李科長溜溜達達回保衛科。
最近幾天他的心情很好。
可能是有各個公社的強烈支持,也可能是市里面要樹立典型的緣故。
計委已經同意多調撥一些物資給軋鋼廠,用于制造顆粒飼料機、粉碎機等新機械設備。
磨磨蹭蹭了好久,總算是弄成了。
李銘剛回到辦公室。
楊大奎拿著一份材料來找他簽字,“科長,這是國慶夜班的補助名單。”
李銘接過名單,“上次被我找出了兩三個錯漏。”
楊大奎尷尬笑道“這次我仔細核對了兩遍。”
李銘提點道“認真做事,立功不一定有,起碼不會犯錯誤。”
楊大奎端正態度道“我會吸取教訓的。”
“科長,說起立功,您這次干嘛把功勞都推出去了呢”
心腹手下,李銘耐心指點道“這年頭,我們要盡量離出風頭的事情遠一點。”
“不一定哪天風向就變了,出現那種情況,站在風口浪尖的我們怎么辦”
“現在吹得有多高,以后摔得就有多痛。”
楊大奎疑惑道“顆粒飼料機、飼料的研究,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不至于吧”
“按您說的,都是非常遵守偉大導師指示的做法。”
李銘否定道“我說的不算數。”
“再說了,我只是提出了設想而已,真正搞研究的人才是立功的人。”
“他們都是實際操作的人,獲得榮譽是實至名歸的。”
他經常要去港城,李科長也不想再升官了,再升的話,真的沒現在這么自由自在。
這些功勞對他而言也就沒什么用途,他還不如讓給有需要的人。
李銘把配合飼料、發酵飼料的主要功勞推給了畜牧研究所,把顆粒飼料機的主要功勞推給了軋鋼廠參與試制的成員。
他也沒有虛偽的不報自己的名,也報了名字上去,但都是敬陪末座;陪同參觀、出去做報告,他都沒有參與。
事情能做成的主要功臣到底是誰,大伙心里都有桿稱。
這舉動,又讓李大科長收獲了一大波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