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鄉下的人,也有很多跑回城里不愿再去農村了的,大多數有被勸回插隊所在地,少部分也在城里安排了工作。
70年代初有一波大規模建設,很多下鄉幾個月、一年半載的人被招工進了工廠。
論起來,下鄉時間長、扎根在農村的是在65年以及之前下去的人。
他們先去,一般去的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建立農場屯墾戍邊,一輩子留在了那里。
論起奉獻還得算他們最多。
70年代下鄉的人,其他都是好聽話而已,最根本的是自己下鄉種糧食養活自己。
李銘搗鼓的良種增產,后續的效果肯定是越來越起作用,應該可以使好些人不用去鄉下。
至于現在這4屆的人,可能還是去鄉下走一趟比較好。
不患寡而患不均。
去吃些苦頭,讓這兩年被他們打了的人消消氣。
大家都受了苦,扯平了,心里可以稍稍平衡,心里可以順暢好些。
羅蕓注意到了李銘話里的其他信息,有些疑問,“劉國平為啥要離開京城”
不小心說漏嘴了,李銘找補道“你們這些人不太聽話唄。”
“前些時候的軍訓,現在看起來效果很一般,也就很可能會讓你們再去鄉下接受貧下中農的教育。”
“直到教育好了為止。”
刀疤臉本來就是農村生產隊的人,聽到了也沒感覺。
羅蕓可是聽得直皺眉,“還會這樣啊”
李銘隨意道“你不用擔心,你可以去部隊鍛煉。”
“去不了部隊,也可以安排去工廠。”
羅蕓晃動周曉白的手,“到時候真有那樣的情況,曉白你們要拉我一把哦。”
“那肯定的,我一個人也沒伴。”
周曉白早在被窩里有聊過,她從沒有擔心過這個事。
關系,這玩意不可能完全避免。
能做到公開,有相對的公平公正就很不錯了。
比如幾劃生育,黨員干部帶頭結扎生一個,從源頭減少關系戶的數量,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晚上。
李銘把婁曉娥接回了小世界。
港城的定位地點改在燦如閣8樓,接人方便多了。
加上秦淮茹,他們三人一起看澳洲的農場規劃圖。
婁曉娥在地圖上指指點點,“這個位置是糧倉,原來已經建好了10噸的庫容,基本上夠用了,暫時不準備改動。”
“這個位置原來是農舍,多了好多工人,準備加建兩座集體宿舍。”
“布魯姆現在的溫度是1730度,隨便建些類似營房那樣的房屋就可以了。”
秦淮茹詫異道“這氣溫不冷不熱挺好的呀”
婁曉娥早看過了好多次資料,對當地情況爛熟于心。
“一年四季都差不多這樣,不過他們的季節是和咱們反過來的,咱們秋季他們那里現在是春季。”
“全年總降雨量和京城差不多,降雨主要集中在13月份,12月、4月、5月也有一些,其他時候幾乎沒有下雨。”
秦淮茹接話道“現在才10月中旬,意思是那里還沒開始下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