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50萬根,一年1億8000萬根火腿腸,要1500多萬斤的豬肉,10來萬頭豬呢”
瑛國只剩不到7的份額,還在跌跌不休。
沒進去的那就更多了。
總廠制作火腿腸生產線,訂貨的原料配件本不用加工廠的人去盯著的。
“你和我暫時沒空去日笨,日笨分公司過于強大不合適。”
“是換好了。”
人不可能把各方面事情都考慮到,而且這個時候的管理體制、監管技術相對也落后。
這么積極的原因還是因為房子。
有被哄到的感覺,婁曉娥開心應道“嗯。這也是助力,等我們正式推出石英手表,瑞仕的手表更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很多工廠從沿海搬遷內陸,除了戰備因素,也有原材料的因素。
“把他們派出去,到工廠那里去駐點,人家一生產出來就把貨提回總廠備用。”
李銘正在巡視剛建好的臨時廠房。
李銘接著嘆氣道“津城那里的自動化設備稍微有點慢了,不然也不用這么急吼吼的。”
劉紅秀驚訝道“全部到位的話,那我們會有50萬根的日產能了,我們能忙得過來嗎”
18億多根的產能,華北地區9500萬人口,差不多能做到人均2根了。
李銘尷尬道“我好像忘記說了。”
“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再往下跌了,只看什么時候開始升值了。”
李銘笑了笑,“忙肯定是忙得過來,原材料豬肉才是限制條件。”
李銘心中有數,“明年不出大的意外的話,京城本地的豬肉產量會有很大的增長。”
李銘站在車間門口,“現在沒有新的生產線,職工閑著也是閑著。”
職工拿回入股本金,工廠是國家的,到哪都是一樣干活。
宋靜是管賬的,心里默算了遍,“怪不得李科長您一直說要加大養豬的力度,加大冷庫的建設。”
不成熟的計劃又冒了一個出來,李銘吩咐道“劉委員、蕭委員,你們登記下加工廠還有的富余職工。”
火腿腸加工廠有被拆分的風險。
這年頭的共同進步不只是一個口號。
這種額外的花銷,需要大家一起做決定,免得事后被人揪小辮子。
30平一套的都能建1000套了,15平一間的單身宿舍可以建2000套。
一艘船的成交價要幾十萬美元,港幣跟著英鎊貶值,買日笨、意達利、琺國、徳國等國的船無形中貴了143。
李銘寬慰道“只要不換匯,其實沒什么損失的,都是賬面上的浮虧數字。”
“不累的。你也說過了,主要是我們公司發展太快了,缺少趁手的人才,才會有這樣的麻煩。”
第二天。
港城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有充足的低級管理人員、有充足的金融信貸、有低稅率的優勢,加上穩定的貶值匯率,外貿不是起飛是騰飛。
“我的時間不好說。以不耽誤車間生產來定時間。”
李銘給她算賬道“生產線能早一點建成,每天的利潤夠他們出差幾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