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沒有理會三個做飯菜鳥,自顧自的在旁邊欣賞風景。
直到鍋里燉上了,李銘閑聊問道“分配的通知算是給你們澆了一盆冷水吧”
張海洋烤著火腿腸,“有些學校還是照常,好些學校確實偃旗息鼓了。”
“他們本來都準備要打生打死的了。”
“這個通知一出來,大部分人估計都得去鄉下,可能去的還是同一個地方,再打好像也沒什么意思。”
“加上軍訓團的人一直在從中奔走協調,很多都緩和了。”
相比去年,今年中學的**規模小得多,可以說這個分配通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李銘笑了笑,“這也算是一件大好事。”
“你們學校是怎么個分配方案”
羅蕓也拿了根竹簽子烤香腸,“我們學校現在還在清理隊伍,聽說要弄清楚了才會開始分配。”
李銘想到八益學校的特殊,“也對,你們同學的家長好些人都還沒有定論。”
雖然上面去年就要求了要給出路,顯然這個規定和其他規定一樣,被有選擇的執行了。
人不是機器,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很平常的事。
張海洋趁機說道“有些人又問我了,咱們研究所招不招人呢。”
周曉白替李銘回話了,“應該是不招高中的了。張研究員準備加入我們的研究所。”
張海洋震驚道“你是說他辭職來我們這”
“他們單位可是正兒八經的研究所,他拿的工資接近200塊了呢”
和周曉白形影不離的羅蕓同樣知道這個事,“他們單位也在清理隊伍,張研究員想著還是提前離開的好。”
“他現在住的房子是自己的私房,不是單位的房子,也不愁吃喝,想換個好的地方專門搞研究,挺正常的。”
這年頭可以自己辭職不干,退職走人的一般是臨時工、合同工這類人員,或者是那些比較艱苦地區的單位職工。
有之前研究方便面、火腿腸的經歷,跳槽到創新技術研究所其實并不會顯得突兀。
只要能解決吃飯住宿問題,有單位接收,其他都是小事。
張海洋眼珠子一轉,“那我以后不用去大學招人了吧”
李銘回應道“人還是缺人。“
“現在那些地方鬧哄哄的,你照原計劃的等他們消停了再去試試。”
十多天之前,李銘叫張海洋暫時不要往大學那里湊。
繼續招人也沒什么,張海洋總結了半年來的招人工作心得,“解決不了他們的糧食定量、房子問題,不然研究所招人還是很容易的。”
“他們現在的分配都是下基層當工人,要是學文科的人,可能還會被安排去農場勞動鍛煉。”
“而那些待分配的人,一個個都是有麻煩在身的人,也不合適弄到咱們的研究所來。”
羅蕓撇撇嘴,“當工人也就是一段時間,后面肯定是能當干部和技術員的。”
李銘笑呵呵道“國家花了好多人力物力培養他們,個個都是人才,肯定不能埋沒了,不會浪費的。”
比如華清大學這一時期分配的一大批人里面的佼佼者。
水利系的某人,去了甘省劉稼峽工程局,先在房建隊勞動工作。
動力系的某人,去了倵漢葛店化工廠,先在車間當儀表操作工。
無線電系的某人,去了上嗨電子管三廠,先在車間里當運輸工。
還有很多很多杰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