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不滿的責怪道“你要花錢怎么不和我說呀”
李銘把她拉到懷里,解釋道“你不合適出面。”
“內地開始推動中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去蒙省、去東北的農村、農場、牧場。”
“安置經費不太夠,我想弄些錢和物資回去幫點小忙。”
婁曉娥吃驚道“連安置的經費都挪不到啊”
李銘嘖了一聲說道“財政困難,沒錢是主要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個人經歷不同,對苦難的理解不太一樣。”
婁曉娥聽得一臉疑惑。
李銘慢慢說道“有很多人都是從死人堆里走出來的。”
“在這些人看來,相對于他們經歷的苦難來講,安置標準其實可以不用定那么高、錢可以不用花那么多。”
婁曉娥蹙眉道“不是說窮生奸計富長良心么日子好過了,總不能讓別人也過以前的苦日子”
“沒事,有雷總探長在,天塌了有個高的頂著。”
“你是想說那封威脅信吧”
“你們看今天的報紙了沒有”
“奇怪了,總探長怎么到現在都還沒來”
“這次怎么搞啊上回總督府的魚頭案都還沒有偵破,這次又冒了出來。”
內地要出的錢多了,港城的錢他打算請別人幫忙出。
既然摻和影響了別人的去向,李銘覺得要負起一些責任,不然就有些不厚道了。
“威脅信上都說了他們不捐出貪污所得,會追殺他們全家一輩子。是你的話,你敢不敢賭”
陜省、晉省的黃土地區開墾農田會造成水土流失,黃河的沙子本來就很多了,盡量少往那里送人。
李銘找人操刀的報告,夸獎了東北的土地,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得當,非常適合開墾。
“沒錯啊允許那些公務人員留下工資、獎金等合法收入5倍的財產,其余的全部要捐出來。有好戲看了”
早起的港城人看到了大新聞,那真是一點睡意都沒有了。
賬本沒了,雷總探長急得團團轉,賬本要是曝光了,別說一個月后的事情了,明天就是死期。
“這是向全港城的公務機構萱戰,港督和處長等會肯定要訓我們一頓。”
李銘給港城的各家中文報社又留了一封信。
第二天,一大清早。
各報社不用互相商量,都能想到其他報社肯定會搶先發表,不發就是消息落后,紛紛連夜改版刊登威脅信。
新蒲崗的大牌檔一條街。
有看好的有不看好的,類似的議論,全港城到處都是。
自然條件優越,可以承載2億人生產生活,鼓勵往東北多送一些人。
夜里。
“挨訓是肯定的了。關鍵是后面要怎么辦。誰t的能破這個案子”
不管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可以很肯定賬本消失得無蹤無跡。
“隨便一封信就捐錢要人出血哪有這么容易的事,我覺得你們是想多了。”
“我覺得留多了,應該讓他們全部吐出來。華僑日報的助學金年年都有很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