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大笑道“可不。讓他以前老是罵我”
叮鈴鈴,叮鈴鈴。
鐘躍民也騎著自行車趕來了,“你們聊什么這么開心啊”
鄭桐微笑道“聊袁局長。躍民,你怎么這么慢才到”
鐘躍民以腳撐地,拍了下斜挎包,“調查報告的數據匯總,我剛和寧小峰在家一起整理好。”
鄭桐微笑道“我和袁軍的昨天就整理好了。”
“以前去鄉下農忙也沒注意這些,這次專門調查發現,鄉下的中小學也太艱苦了。”
袁軍接了一句,“越山里的越困難。”
鐘躍民沒下自行車,就那么坐在座椅上,“你們去的昌平可能還好點,我去的房山,山里基本上都是很困難。”
袁軍依然是站沒站樣,“昌平那里也不咋地,不看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京城也不是人人都富裕,2015年還有645個貧困村,58萬人,而且其中接近40不是山區的。
鐘躍民感嘆道“看來咱們接下的是大工程。”
“單單房山就有600多個村子,改造資金起碼要300萬。”
袁軍疑惑的看向鄭桐,“要這么多么”
鄭桐開口說道“我們也有問過那些老鄉,課桌椅的價錢,起房子的費用。”
“生產大隊參與建設的話,估計用不了300萬,打個對折也是綽綽有余。”
鐘躍民眉頭微皺,“你那的生產大隊估計還好的。我見的好些生產大隊連吃飯都不夠。”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生產大隊幫不上。”
鄭桐想起來說道“我倒是聽李銘講過,越窮的地方越可以降低標準。”
“他說,不能做得太好;做得太好了,真正需要的人反而可能會享受不到。”
“還舉了個例子,比如給小學生送鋼筆就不對,鋼筆墨水是一筆不小的消費,鋼筆還可能被哥哥姐姐給占用了。”
“給他們送鉛筆就最合適了,再送一根蘸水筆留著考試用,同樣的錢可以幫更多的人,也真正的幫到了他們。”
鐘躍民疑問道“按這個意思,教室修太好了可能會被生產大隊挪作它用”
鄭桐確定道“就這個意思。”
“我也是聽李銘和張海洋聊天的時候聽到的,鄉下要盡量建土坯房。”
“張海洋反問是不是課桌椅也要差一點。”
“沒想到李銘還真這么說,課桌椅盡量用修補的,門窗房頂倒是要修好一點,不要漏風漏水。”
鐘躍民質疑道“本來就缺少桌椅了,怎么修補啊”
鄭桐回應道“能修的修嘛。沒得修那肯定是要加新的。”
袁軍的正義感很強,“這還差不多。”
“我還以要故意找一些破舊的桌椅給學校呢。”
鄭桐反駁道“這玩意可能比新的還難找。”
袁軍的歪主意多,“城里的學校就有很多舊的課桌椅。”
鐘躍民阻止道“你們倆就別抬杠了。”
“經費都還著落,有了經費才能想著能做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