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姐的意思她家比較困難,想讓她二女兒進咱們廠里。”
李銘打開車門,下車解決這個問題,“去年建廠的時候怎么沒有參與”
面對真正能做主的人,郝秀花陪笑道“我家一共有十口人,大女兒已經出嫁了,二女兒剛好今年高三。”
“下面還有5個女兒一個兒子,我是想參加工作也走不開。”
李銘聽懂了,連續生了7個女兒直到生出一個兒子,這才停下沒繼續生。
二女兒才高三,可以想象剩下6個小的能多小,單單洗這么多人的衣服就要洗半天,確實沒時間參加工作。
城西的創新技術研究所,新來的大學生辛夷也是類似的情況,家里人口眾多,一家子只有父親有收入,家庭負擔重。
李銘嘆氣道“我是同情您的。”
“估計您也了解,咱們廠像您這樣的家庭還有不少。”
“只有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評議,大家才會信服。”
“大家都靠人情占位子,肯定不能服眾,舉報信會像雪花一樣到處都是,最終還是得按評議的來決定。”
“您家的條件算是艱難的,評議的時候應該會優先考慮。”
郝秀花接話道“可是我聽說,有在分廠參與巡邏守夜的人會優先照顧。”
“他們優先照顧了,60個名額就沒有剩下的了。”
李銘耐心解釋道“您聽到的消息不齊全。”
“優先照顧不是說他們直接錄用,是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要先達到評議的等級,才能有優先。”
“他們有給廠里義務勞動幫忙,覺悟是比較好的。這種的優先,相信您也理解。”
郝秀花愁眉苦臉道“本來,我家的條件肯定能評到前面。”
“但是最近清理隊伍,說我家那口子的社會關系復雜、還有海外關系。”
“有這兩條在,我家肯定評不上了。”
“我還指望二女兒能多幫襯家里一些,她要是去了東北,我是真的很難撐得住這一大家子。”
怪不得要來走后門,李銘好奇道“怎么個海外關系”
保衛科長的問話,很有可能把問題解決了,郝秀花仔細說道“我家那口子有好幾個舅舅。”
“其中二舅是駐南斯拉夫使館的干部;大舅以前在駐外使館工作過,現在在外文出版社工作。”
“算來算去只能是他大舅、二舅的原因,我家那口子變成了有海外關系了。”
有點離譜,李銘無語道“應該還沒有定性吧”
“其他的材料不一定會到保衛科,有海外關系的材料肯定會到我這里。我還沒有看到這樣的材料。”
郝秀花回話道“還沒有定性,是廠里有些人這樣說我家那口子的壞話。”
李銘給了個準話,“要是真像您說的這樣,沒有其他問題了,您家的海外關系這條不算。”
“他們即使把材料提交到我這里了,我也會打回去。”
保衛科查出了潛藏在財務科的特務于順坤,震懾了廠里其他身份有問題的人,陸續有一些人主動交代自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