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在離開了訓練營后,就回了鳳凰山。
經過一個月的修繕,那里的宅子已經完工。他這次回去,是要取出封存在那里的靈材。
只是他在推開大門進去的一剎那,卻感到了兩股既陌生又熟悉的氣息,就在主樓里
他邁步走進院子,那兩道氣息也在移動,很快就出現在了正堂門口
這兩個人,一老一少。
老的頭發花白,臉的上皺紋很深,皮膚黝黑,眼睛很亮,如同啟明星一樣,雖穿著一身粗布道袍,但更像是一位勤勞樸實的老農
少的看著也有三十多歲了,同樣的裝扮,卻有些鋒芒在身上,國字臉,很魁梧,比起道士,倒更像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軍人眼神很純粹,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生活的熱枕
“你們”
“張初九”
兩邊同時說話。
“我是”
“前輩,我們從大陸來”
“草廬一脈”
“前輩慧眼”
“怎么稱呼”
“貧道是當代草廬,承位之前俗名叫錢沐風,這是我徒弟,王建國”
“前輩”
王建國打個稽手,聲如洪鐘,態度還算客氣
老道士笑呵呵道“我們來了半月有余,久等前輩不至,不得已,才擅自闖入,失禮之處還望恕罪”
“無妨,既然是草廬的徒子徒孫,那就有一份香火情,進去說吧。”
“多謝前輩體諒”
老道士稽首,與徒弟落后半步,跟隨張初九走進正堂。
他們在客廳落座。
錢沐風從布包里掏出一套茶具,引來清水,泡了茶湯,分杯讓之“請”
張初九端起,喝了一口,唇齒留香,眼中流漏出一絲追憶“就是這個味兒,懷念啊”
“沒想到,五百年了,前輩還記得這個味道,這正是我種在草廬中的那一株茶樹”
錢沐風頗有些感嘆道,又為其添了一杯茶。
“對你來說是五百年,但對我來說卻只是兩個月前發生的事而已,自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張初九一口飲盡杯中茶,美滋滋的放下茶杯,亮出玉簡,問道“說正事,你們來是為了它吧”
“前輩”
“你跟我爹差不多大,別一口一個前輩的,叫我初九吧”
“那不行,禮不可廢,您跟祖師爺”
張初九有些不耐煩的擺手,道“我又不是你們草廬的,咱們各交各的”
“行,前初九兄弟敞亮,那我也不矯情了”
錢沐風哈哈一笑,道“我們此來確實是為了這枚玉簡。”
接著他解釋道“祖師爺在坐化前留下話,讓我們在公歷1986年九月初九來香江鳳凰山找一個叫張初九的人,請回傳承玉簡。”
“天門開啟是九月初八九月初九也就是第二天”張初九默默估算了一下,隨后奇怪道“現在是十月十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