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著裘千仞,慕容復一字字追問道。
“我”
若是換做平日,裘千仞自是對這番說辭嗤之以鼻,可眼下言語既然涉及到了先師上官劍南,他一時間只能張了張嘴,說出了一個我字。
“這些年來,你擔任鐵掌幫主固然名頭極大,可卻從不約束幫眾,吸納一些烏合之眾,并坐視他們魚肉百姓,百年后你又顏面面見上官劍南老幫主”
看出裘千仞語氣開始松動,慕容復緊接著繼續道。
“一個倘若不忠不義,武功就算如何高明,也難以得到他人佩服,更何況你的武功遠不及我,為人行事又失了堂皇大義,你又有何資格以鐵掌幫主自居”
裘千仞這個人倒也并非全然是厚顏無恥,原著中他能在華山論劍時被洪七公訓斥的無言以對,最后竟然主動選擇投崖自殺,由此可見,他并非是無藥可救。
只是礙于南宋朝廷的昏聵,而他一個人又在鐵掌幫中是說一不二,常年下來養成他過于霸道的性子。
至于日后為何來回反復,也因那“南帝”行事太過偏執,只求用佛法感化,而卻忘了頭一個道理。
凡事堵不如疏,不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只能解決一時之患。
慕容復這番話只把裘千初聽得汗如雨下,數十年來往事,逐一涌向心頭,此時他終于想起師父當年的教誨,后來自己接任鐵掌幫幫主,師父在病榻上傳授幫規遺訓,諄諄告誡該當如何愛國為民,哪知自己年歲漸長,武功漸強,越來越與本幫當日忠義報國、殺敵御侮的宗旨相違。
陷溺漸深,幫眾流品日濫,忠義之輩潔身引去,奸惡之徒蠭聚群集,竟把大好一個鐵掌幫變成了藏垢納污、為非作歹的盜窟邪藪。
一抬頭,只見朗朗乾坤在上,低下頭來,又見慕容復雙眼緊緊盯著自己,猛然間天良發現,但覺一生行事,無一而非傷天害理,不禁全身冷汗連連,嘆道“慕容公子,你教訓得是。”
時至此刻,他再也不對自己做任何辯解。
“但還好,你眼下尚未釀成大錯,所行之事并非不能挽回”
見到裘千仞突然醒悟,慕容復緩緩開口道。
“還請公子指點”
裘千仞躬身行禮,姿態極低,與適才簡直是判若兩人。
慕容復道“兩湖一帶乃南宋的糧倉,如今山東我雖重聚義旗,但眼下北方災荒連連,百姓流離失所,糧草也難以為繼,所以我要你調遣鐵掌幫弟子助我收集糧草運往山東境內。”
裘千仞聞言,拱手恭敬道“我會派人全力配合”
“那好,便有勞裘幫主了”
見到裘千仞如此配合,,慕容復也拱手還了一禮。
不知是由于他自己亂入的關系,眼下射雕之世的劇情已有了明顯不同。
比如眼下的裘千仞還未投敵叛國相助完顏洪烈,眼下又答應鼎力相助,于情于理,慕容復自然待他不能再向之前那般失禮。
此后的數日里,或許是慕容復當真點醒了這位裘幫主的關系。
在鐵掌峰上,慕容復一行人也過得極為舒心,面對慕容復的要求,裘千仞無所不應。
在此期間,二人亦曾多次切磋武功。
不得不說,裘千仞的鐵掌功的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