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便聽他道“大師的枯榮禪功的確不凡,只可惜大師的枯榮禪功只修煉到半枯半榮的境界,若是修煉到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之境,恐怕就連我也要甘拜下風”
而枯榮大師聞言,卻又是心中一驚。
原來世尊釋迦牟尼當年在拘戶那城婆羅雙樹之間入滅,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面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為“四枯四榮”,據佛經中言道東方雙樹意為“常與無常”,南方雙樹意為“樂與無樂”,西方雙樹意為“我與無我”,北方雙樹意為“凈與無凈”。茂盛榮華之樹意示涅槃本相常、樂、我、凈;枯萎凋殘之樹顯示世相無常、無樂、無我、無凈。
如來佛在這八境界之間入滅,意為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枯榮大師數十年靜參枯禪,還只能修到半枯半榮的境界,無法修到更高一層的“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之境,是以聽到慕容復的話,當即心中一凜,旋即嘆道“世人相傳姑蘇慕容氏對于天下武學無所不知,今日得見才知相傳不虛”
“大師客氣了”
慕容復微微拱手道。
“不過今日一戰,大師僅憑枯榮禪功遠不足于勝我,不知道可愿賜教六脈神劍”
目光落在人群中其他僧人,慕容復繼續含笑道。
“天下武功,還有慕容公子不知曉的嗎”
枯榮大師聞言,先是長嘆一聲,似是并不意外,隨后又道“六脈神劍乃是我們大理段家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只是后人愚鈍,至今未有一人真正練成”
慕容復微微一笑道“大師無需多言,出手便是”
明白他們的言外之意,慕容復當即便答應下來。
如今他的內功修為,放眼天下,除去逍遙派的三老外,便唯有少林寺的掃地僧可以堪堪與他相比
至于旁人,皆不被他放在眼中。
枯榮大師修為固然深厚,稱得上是佛門掃地僧下的第二人,但僅憑他一人遠遠不足做他的對手。
故而見到段正明此行多出了數個僧人后,便早就猜到了他們的打算。
不過他藝高人膽大,原著中鳩摩智以一敵六,仍能占據上風,更何況是如今的他呢
“失禮了”
段正明長嘆一聲行禮道。
此行前,他便與天龍寺五位高僧,以取巧的方法各學一脈劍法,為得便是不時之需。
慕容復道“段國主出手便是”
而很快就見有四名僧人踏出人群,這四人其中二人容色枯槁,另一個壯大魁梧,另一人則身形瘦小。
先是那名壯大魁梧僧人則行禮道“小僧本參”
很快又見那名瘦小的僧人行禮道“小僧本因”
其中那容色枯槁二僧提前踏步拱手道“小僧本觀、本相,見過慕容公子”
他們四人便是天龍寺自枯榮大師下的四大高僧,當年奸臣楊義貞弒上德帝篡位,全仗天龍寺會同忠臣高智昇靖難平亂。
此番鎮南王與世子遭擒,幾乎動搖了大理段家的國本,天龍寺四大高僧自然不會旁觀,因此也隨行也來了江南。
“請”
慕容復微微躬身道。
“失禮了”
見到慕容復輕松斗敗枯榮大師的一幕,四大高僧自然不敢小瞧,當下也躬身還禮。
“得罪了”
身形魁梧在四大神僧中年齡最小,當即便左手小指一伸,一條氣流從少沖穴中激射而出,指向慕容復胸口要穴。
慕容復見狀,神情依舊如初,他只是在袖袍中伸出食指凌空虛點,便聽嗤的一聲輕響,本參大師隔空所使的少澤劍氣便與慕容復的參合指力斗了個平分秋色。
慕容復點點頭,贊道“六脈神劍,的確名不虛傳”
六脈神劍,名義上是劍法,實質并非使用真劍對敵,僅僅是與劍法類似的方式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