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人,會分批做兩件事。
其一是在營地之中,宣傳復興城的政策。第一營各個連隊的政委,會發動一些思想進步的士兵,跟著民政部的人一起來做這件事。
大體意思就是,來了我們復興城,就能勞有所得。根據工作能力、工作性質,可以定職級,有了職級之后,就有基本生活配額保障,從食物到醫療到住房改善。
這一波下去,很多生活條件不咋地的營地內,基本就能穩定下來。
盡管大多數人不會那么輕易的就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但既然沒法反抗,那就只能享受了。
而他們要做的第二件事,這就是分析營地狀況和產業,評估這處幸存者營地是否需要保留。
沒有什么特別的、依托本地資源的重要產出的營地,就不需要保留了。人口集體遷徙到衛興城去,填補進各項工業產出上。
半個月內,被廢棄的營地有四個,總計人口近七千。
而一些有依托本地資源的產出主要是農業產出的地方,將會予以保留。
這樣的營地有三個,其中一個是穴居營地,這里特殊的環境可以在地洞內培植一種菌類。依靠這種菌類,他們不僅養活了三千多的人口,甚至還有不少可以用于出口。
不過,這個穴居營地也不會全都保留。維持、擴大菌類培植產業不需要這么多人,三分之二的人口將會被遷出,剩下的人就地轉業成蘑菇培植工人和管理者,定下職級,相關的資源配置將會從城市向此處運輸,但與此同時,整個蘑菇培植產業都將變成官營、公有制。
另外兩處千人規模的種植園,也是類似的處理方案。
除卻留下的農業工人、蘑菇培植工人和管理者之外,回頭還會運送一批武器到營地這里。留下的人口中,會就地發放武器,建立民兵組織,讓他們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珀博夫這半個來月的行動,為衛興城增添了過萬的人口,并收服了三座有食品產出的村級據點。
雖說是軍事行動,可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碰上什么抵抗。
這當然是好事。
沒仗打,珀博夫稍微有點郁悶。他想起了陪總督去復興城時,在飛機上聽到的話。這波,他是被總督屬意未來要做熄風旅的旅長的,特地來建功勛的。
雖然他的行動碩果累累,可說白了這是來自總督的威信、來自聯盟的正統名義,非要硬說是自己的功勞,有點恬著臉吹牛逼的意思。
一槍未發,傳檄而定,這跟他珀博夫有啥關系
可他又不能去干殺良冒功的事兒。旅部的政委、各連隊的政委,都盯著他呢。據說復興城那邊還在建軍事法院,他可不想當第一個客人。
他自己的良心,更是沒法讓他干出這種事來。
不過,總不會一直都那么一帆風順的。
來自民政部、移民局的一個工作小組,發來了求援信息,然后就失聯了。
失聯之前,他們正在三池鎮,做人口遷徙的相關工作。
明天會多更一點后天也努力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