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斯盧曼國王,在戰場上,集結了超過十萬人的軍隊;兩臺游俠型騎士泰坦;超過三百臺哨兵機甲。
而在這七天的時間里,他估計他的部隊,至少消滅了三萬敵軍,但敵人的數量,好像從來沒有減少過的意思。
那些敵人,幾乎在過去的七天時間里,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晴天還是下雨,時時刻刻都在進攻。
珀博夫總是用很輕蔑的語氣,在鼓舞軍隊士氣的時候,貶低那些盧曼王國的士兵。
什么拿著破銅爛鐵、什么不被當人的牲口炮灰、純粹是來送死、沒有紀律、作戰意志薄弱、戰斗水平差勁
但他說的也都是事實。
盧曼王國的征召兵,就這水平了。
尤其是連續的進攻,大量的傷亡,讓那些征召兵覺得去打被堡壘化的小鎮,純粹是去送死,士氣低迷到在進攻的時候,只要沒有騎士壓陣,那么只要稍微承受一點傷亡,就會崩潰。
但問題就在于騎士很多。
如果僅僅只是那十萬盧曼炮灰的話,珀博夫根本不放在眼里。然而,盧曼的王家騎士團,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尤其是那兩臺騎士泰坦。
當這兩臺騎士泰坦,遠遠的進行轟炸的時候,聯盟軍隊的反制手段是很有限的,幾乎只能被動挨炸。
而當這兩臺泰坦,親自率隊進入一線戰斗的時候,那更是噩夢來臨。
吸取了之前兩臺騎士泰坦被摧毀的教訓,盧曼軍方絕對不會再讓騎士泰坦被分割出來了。普通的盧曼步兵不可信,但那些哨兵騎士,戰斗意志還是足夠充沛的。他們會死死的守住騎士泰坦的腳邊,不給聯盟士兵們可乘之機。
這樣一來,每一次騎士泰坦的帶隊進攻,都是一場噩夢,都會讓聯盟遠征軍付出慘重的代價,需要集中重炮去轟,需要士兵們冒險投入火力打擊,在付出了大量的彈藥耗費,甚至是大量士兵的生命之后,才能夠將對方的能量護盾暫時打到超載。
然而,在這種時候,敵人往往就會退去,絲毫不給可乘之機。再隔兩天,護盾系統充能完畢后,他們會重返前線。
盧曼軍方打得更有耐心了。
他們知道,小鎮里死守著的這幫人,能打歸能打,但沒有補充,沒有后備力量。耗下去,有著一整個國度作為后盾的他們,一定是最后勝利的一方。
然而,盡管是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珀博夫還是沒有完全被動的死守。他仍舊堅持著那所謂的彈性防御的策略。
在三天前的一次敵軍全力進攻中,他冒險讓偽裝在一些殘破建筑后面的裝甲部隊突然出擊,其中還有火炮的配合,再加上了拉克羅夏的特種小隊。他們成功的破壞了一臺騎士泰坦的護盾發生器,但卻付出了六臺雄獅坦克、三十臺步戰車、兩百多名士兵的代價。
并且,由于損失比較高,明明創造出了機會,卻無力打出最后一擊,還是放任那臺沒了護盾發生器的騎士泰坦成功撤了回去。
但盡管如此,戰果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臺騎士泰坦受了一些損傷,到后面就不敢出現在前線了,只能在后方射導彈。
正面只需要面對一臺騎士泰坦的沖擊,壓力減輕了很多。
然而,這么打了七天下來,他們還是到了快山窮水盡的地步。
“報告司令員同志,敵人的進攻被打退了。”
“報告傷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