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將看完了的文件放到了一邊。
情況總歸是按照聯盟的總參謀部規劃的方向在行進。
戰爭到此為止,可以算是大體的結束了。
雖然往后肯定還少不了有一些鎮壓行動,清剿的行動,甚至剩余的國家之中雖然大部分應該都會跟隨潘波斯的腳步,一起投降畢竟他們連騎士泰坦都沒有了。但是,說不準就有某一些小國,仗著各種可能的因素,繼續頑強抵抗。
但總歸那些都只是一些小問題了。
整個黑箭星,已經可以算是正式成為聯盟的一部分。
顧航為此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的。
尤其是看之前那場所謂的大決戰。
聯盟軍別看在珀博夫的指揮之下,算得上是勢如破竹,一路消滅了各種各樣的敵人,并且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實際上,作為代價,聯盟的損失同樣不小。
聯盟這一方,總共有超過二十萬的人員損失。
當然了,這二十萬損失之中,大部分還是來源于那些仆從軍。
但聯盟的嫡系部隊,其實也并不算有多舒服。
聯盟加起來損失了超過兩千輛裝甲車輛,其中包括了477臺雄獅坦克;風隼戰機被打下來了四十多架;人員傷亡上,有近八萬人永久退出了軍事序列,其中陣亡者也超過了四萬人。
這也幾乎是聯盟在建立以來,單次損失最大的一場戰斗了。
當然,這場勝利當然也有收獲。
或者說收獲要遠遠比損失大得多。
首先,就是顧航從聯盟軍隊進入到潘波斯王國之后的一系列戰斗之中,拿到了超過兩萬點恩賜點數的獎勵。
并且,也正是通過這一場決戰,聯盟也算是徹底奠定了征服整個星球的任務。
再加上帝國中央出具的聯盟合法化的文件。
顧航現在已經可以說,自己不管是從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是黑箭星的主人了。
如此急切的進行擴張,那是因為這個星球在顧航看來,也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的。
這里的自然條件首先其實就比怒梟星要好很多。
怒梟星過去在鼎盛時期或許是很好的地方,但現在那里是個廢土星球,跟黑箭星這種還沒有被過度開發的農業星球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里還有著四億的人口,同樣也是怒梟星的十倍。盡管人口質量上差別比較大,但是怒梟星的人口質量也不是第一天就好的,那還不是孜孜不倦的推行了超過三年的成人教育,硬給往上拉了一些
哪怕黑箭星在人口素質的底子上,可能還要更差一些,但是顧航相信,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隨后,顧航會把奧賽娜從怒梟星調過來。
那位女士,可是聯盟政府總理,而不僅僅只是怒梟星的總理。既然如今聯盟已經成為了個跨星際的、當下直接控制雙星的組織,那么奧賽娜就也要把黑箭星給監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