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琢磨琢磨自家的事情吧。
顧航翻開了他的小玩具。
每月恩賜點的收入,已經來到了七千多的樣子。這是聯盟的怒梟星和黑箭星,現在能夠給他的固定收入。
科羅嘉暫時還沒有被納入其中。
這就跟顧航當初剛剛降落怒梟星的時候一樣,他現在雖然名義上是科羅嘉的統治者了,但是他顯然還沒有達成真正的統治。名鹽城的市政府才剛剛算是聽他的,因為忙于戰爭,顧航也就勉強能夠把高級官員認全。目前是依靠著戰區司令、行星總督的身份,來調動人力物力的。
不過,顧航對自己完成對科羅嘉的統治,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在這場戰爭勝利之后,顧航已經在科羅嘉、在天馬星區,乃至于在整個星域,都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再加上,他也遠遠不是當初那個剛剛來到怒梟星,一窮二白只有個系統的樣子了。
借著已有的實力,借著巨大的聲望,后續建立統治的過程,不會太難。
科羅嘉被系統承認,進入到可以為顧航固定恩賜點收入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遠。
而幾百億人,每月能夠多少恩賜點
這是可以暢想一下的。
既然說到恩賜點數,就不能忽略現在顧航手頭上有多少恩賜點數了。
他看了一眼,現在這個數字,是一百三十萬。
而在他睡醒之前,這個數字還只是十萬。
多出來的這一百二十萬,毫無疑問,就是這場戰爭勝利之后的收獲。
其實,單純從常規戰爭之中的收獲,并不算多。主要的戰場,是目前不被計入到自己的部隊的本土部隊、龍鷹軍團星界軍來打的。只有怒熊軍團,雖然不是聯盟的軍隊,但卻算是顧航的部隊。
但他們雖然戰力猛,并且在一些戰役的關鍵節點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畢竟數量還是少。
數量占很大一部分的龍鷹軍團,自然不用多說,他們數量有兩千萬,都被計入到了友軍的范疇。由于綜合能力強,很多重點的戰役都是他們在頂,而他們打出來的戰果,自然不可能被計入到恩賜點數的收益。
本土部隊的情況,則相對比較復雜。
他們的總數,一共有五千萬人。其中的三千萬,都是被計入到了友軍部分。
這是由于顧航沒有建立統治的原因。
但在他們其中,又有兩千萬,被計入到了屬于顧航的部隊。
因為,這兩千萬人,都是在他的兵牌系統里面,被洗練過的。
其中,一千萬是塔迪烏斯來到名鹽城之后,從新招募,分發了裝備,由兵牌功能進行了訓練,建立起來的救世軍。
他們當然算。
另外一千萬,則是在戰爭的時候,顧航直接花費了恩賜點數,在前線壕溝里,直接指定了一批部隊訓練出來的。
他們也算。
訓練這兩千萬部隊,花了顧航二十萬恩賜點。
顧航過去一直都感覺,訓練普通士兵達到t5級別的花銷,就是毛毛雨。但當這個數量,上升到千萬級別的時候,就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也得虧是顧航在過去四年之間,預見到了科羅嘉戰役必定會有個總爆發的時候,未雨綢繆的提前攢下來了一些彈藥。
在過去四年間,顧航一共獲得的恩賜點數,大概在三十五萬上下。其中,大部分是來源于每月的恩賜收入。
四年前的時候,他的每月收入就達到了四千多,經過了這四年的發展,現在達到了七千。
再加上科羅嘉戰事一直在持續,慢慢累積下來的一些收益,就有了這么三十五萬。
這些恩賜點數,顧航都沒有進行大消費。
常規的退役、傷亡導致的部隊兵員缺失的補充;一些建筑的兌換,忠嗣學院的人員培訓,英雄界面的人才啟迪
左左右右,花了個五萬點恩賜的樣子。
大頭,都攢了下來。
也還好攢了,不然科羅嘉上打這一仗,沒花這二十萬恩賜還還真不夠頂的。
科羅嘉的本土部隊還是不太頂用。沒這兩千萬訓練到t5級別的部隊,那正面戰場搞不好就是頂不住了。
若是從菲諾市沖出來的瘟疫魔軍真在正面戰場上把人類軍陣給沖垮了,那后面什么事情都不用談了。
總的來說,僅僅依靠這些人、以及常規的地面戰爭的戰果結算收益的話,絕對不可能有一百多萬恩賜點那么多。
畢竟,消滅敵人最多、起到最關鍵作用的帝國海軍,也屬于友軍的部分。
僅僅只是地面戰爭的部分,并不值得那么多的恩賜獎勵。
但架不住他親自帶隊,潛入菲諾市核心區域,摧毀虛空盾、摧毀三分之一的邪能軌道炮、后續又坑死了一頭大魔
雖然,參與行動的只有七百人,其中還有一百個修女屬于友軍部分,最后轟死大魔的還是帝國海軍的艦隊這些行為,都會分潤一些恩賜點數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