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界軍撤走了,跟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員,開始往周邊的兩個巢都而去。
那兩個巢都,預估都是十億人左右的規模,距離名鹽城大約一千五百公里上下。
其本身內部就各自都有個好幾百萬本土防御軍,負責彈壓本地。行星政府要求各巢都執行對底巣區、下巢區的清剿行動的命令,也都傳達了過去,但效果非常不明顯。
剩余三十八個巢都,雖然都有聯盟的官員進駐,但平均每個巢都只進去了幾十個人的工作組。想要接管政府權力,很難。那些本土勢力的老油條,可不是吃素的。
實際上,顧航給他們的任務,也并非是接管城市。
做不到就先緩緩,不著急。甚至,在這個階段,科羅嘉原有的行政體系,還在顧航的授意之下運轉了起來,也就相當于是跟其他巢都的那些權貴們,達成了相當程度的妥協。
先讓巢都運轉起來,讓暫時還頂著行星政府名頭的聯盟政府,對這些巢都能夠下達一些政令,那就可以了。
至于改革的春風,還不急著全面吹向全球。
顧航要先在名鹽城打好樣,順帶也培養出足夠的行政人員。
但有一點,是必須現在馬上就控制住的。
軍權。
顧航不信那些權貴會正面造反,至少在自己的屠刀真落到他們的頭上之前不會。
權貴跟底巣區、下巢區的叛軍、幫派并不一樣。他們的財富與權力,脫離不開官方體系。
但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
顧航要的,就是確保這幫人哪怕真的到了狗急跳墻的地步,也不足為懼。
軍權就是重中之重。
而在這件事情上,顧行早有準備。
科羅嘉的行星防御部隊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5億人,哪怕經歷了一場大戰,又有上千萬人被整編成了救世軍,現在仍舊有一億三千萬人。這些部隊分散在各大巢都之中,是駐守鎮壓當地的最主要的力量。
而是這些部隊,也跟各自巢都內的權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至少要比顧航這個外來總督要更親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之前那場大戰結束的時候,顧航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各支行星防御部隊被調回的時候,是調到了不屬于他們原先駐地的地方。并且,各個巢都之間的部隊,也進行了一輪大換防。
在當時,倒也沒有引起特別大的反應。
一來,當初滅世的危難當頭,那些權貴沒心思反抗,當時想的都是保命。
二來,顧航又是以戰區總司令的身份做出這樣的決定,那些本土權貴們沒能力反抗。
再三,就是為了防止權貴勾結軍隊,科羅嘉上本來就有軍隊異地換防的傳統,每隔上一些年頭就會搞一次。
顧航搞的這一波,也并不稀奇。
換防過后,那些本土權貴就算是想要重新跟軍隊勾連起來,也是要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