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進入到各個學院開設的特定培養專科之中進行學習。
第二件事,就是聯盟政府會尋找招募一些年輕人,跟他們簽訂長期合同。聯盟教育機會和教育貸款,而他們要進入到學校之中好好學習,畢業之后去到合同規定的地方,服務一定年限并償還貸款。
通過這種委托培養的模式,可以讓一些有天賦有能力的底層年輕人,找到更好的出路;相應的政府單位可以獲得穩定的人才新鮮血液供給。
當然了,那些學生在成績上也會有一定的要求,他們得讓自己的成績達標,甚至到優秀的程度,才算是完成合同,獲得工作。否則的話,畢業了原單位一看成績單稀巴爛,不要了,那就得自己找工作想辦法償還貸款了。
但無論如何,是個比原先更好的出路。
不管是現有公務人員進修,還是定向委培,這些都是從政府層面發起的行為,旨在大量培養政府官員。估計,每年這兩類學生的數量,都會有百萬人以上的規模,知道聯盟政府初步解決了公務人員數量不足的問題,才會慢慢停下來,減少數量。
為此,聯盟每年要編織的教育預算,也要達到數千萬稅幣的程度。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當年的怒梟星每年的帝國稅才要交多少還不夠如今教育預算的零頭。
不過,情況也可以往好了想。
這會是很大的一筆開銷沒錯,但實際上這筆開銷應當只會出現在賬面上。飛翼星上的這諸多大學,后續當然也都會被收歸國有進行管理。相應的支出會記錄在政府支出的賬面上,消耗預算,但是也會出現在學院的收益上,并上交。
當然,流轉上一輪,意義仍舊很大。經濟的意義本就在于流通與交換。
轉這么一輪,政府官員得到了培養,開拓了視野;學院的生源增加了,收入增加了,可以容納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圍繞著學院進行的一系列附屬經濟活動都會變的更加繁榮一些。
而除了這兩類直接的培訓之外,聯盟對于飛翼星的諸多大學,也有改制要求。
主要是在現有的各類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必須增加一門思想教育課程。無論是每個學年,還是最終畢業,這門課程的成績都會被納入所有專業的考核范疇。
課程內容和教材,由聯盟的忠嗣學院來出,為的就是要在聯盟人才搖籃中,在起步的階段,就廣泛的培養對聯盟理念的認同感。無論這些學生未來走到了什么行業,這些潛移默化的認同感都會發揮作用。
并且,在就業方面,未來聯盟的各地政府都會跑來飛翼星的各大學院之中,直接進行招聘,就像是諸多企業一樣。
這種招聘,除了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之外,必定會對思想教育課程的成績,做額外的特殊要求。
通過這三管齊下的方式,顧航希望能夠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完成對聯盟政府機構的人員補充與換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