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西亞選擇相信顧航并不是在利用各種借口,節流力量,畏戰避戰,而是真的有所想法。
于是,她也親自找到了提勒芒斯中將,說服了他,使得其收回了先前的命令。
另外,聯盟海軍也在積極的籌備戰事。
現有的艦隊完成集結,跟杜世亮一起行動且不說,怒梟星和飛翼星上的兩大造船廠,也在迅速的盤點手頭上,所有建造船塢的工作情況。
首先,全員取消休假,加班加點進入工廠工作,相應的工人福利提升,加班津貼要給足;同時加大政治思想工作,聯盟的宣傳部門全力在渲染戰爭到來的氣氛,宣揚海軍的重要性,宣揚這是一場決定所有人命運的關鍵時刻,一切聯盟人員,應當咬緊牙,度過難關。
為此,聯盟還嫌棄不夠。更多的工廠技術人員,被調集到了造船廠之內。一切可以通過更多的人力物力解決的問題,都盡量的予以解決。
多個星球上,所有跟造船業相關的工業,也都全部采取相應的策略。
建造海軍艦船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飛翼星造船廠建造巡洋艦的周期,是四年一艘,有兩座船塢。上一個交船周期才剛剛過去,新的巡洋艦項目,才剛剛啟動建造。哪怕采取各種手段,加快的建造周期,那也得三年半、最少三年,才能交付后面兩艘船。
不過,像是一些小的艦船,比如驅逐艦、護衛艦這些,則有一些,本來就已經在建造周期的末尾了。
這些,則是重點需要攻克的對象。
造船廠內部的資源,也是這樣的分配。優先將全部的力氣,都放在那些即將完工、快要完工的船只上面。爭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加更多的船只可用。
按照預計,一個月之內,可以多出來三條驅逐艦、五條護衛艦可用,其他的那些小巡邏艦,也就不多計算了。
另外,還有個策略,顧航也是聯合著他母親正在全力推動。
聯盟是沒船,天馬艦隊也沒船了,能挖的潛力就這么多。
但是,在天馬星區之內,還有一家有很多船顧氏商行。
雖然,顧氏商行的船只,大部分都是些民用船只,是運輸艦、是商船。那些飛豚級、鯨級、乃至于巨腹級的艦船,都不具備什么作戰能力。
但是,在早先的時候,商行內就有不少的武裝商船。
這些武裝商船的戰斗力,比起來同規格的正規海軍艦隊來說,戰斗能力那肯定是差遠了。可數量不少,也是個優勢。
聯盟的海軍部門,聯合兩大造船廠,迅速評估了情況,出具了一份將武裝商船更進一步的強化,以適配接下來要對抗綠皮獸人的時候的需求。
其實說穿了,也沒什么武裝商船本身的結構、能源、動力這些基本特性,是沒有辦法做太大的變動了。但是,有余量的話,上更大的護盾,或者想辦法塞進去更多的艦炮,則是有可能的。
加強一下防護與火力,這是最基本的戰斗力上升。
雖然,成本其實不低,而且在正常情況下,頗顯浪費,可在這種戰爭時期,顯然不是考慮性價比的時候。時間極其有限的前提下,聯盟得搞出來盡可能強大的力量。
按照最新的估計,算上那些被征召的武裝商船,以及天馬艦隊的分支艦隊,再加上聯盟海軍本身的力量,算上馬上能迅速完工的艦船全部都加起來,等到一個半月后,聯盟將發動一支擁有兩百艘各級艦船的太空力量。
雖然質量有點拉胯,就兩艘音樂家級的巡洋艦,外帶大概三十多艘驅逐艦算是支柱,但浩浩蕩蕩兩百條船,好歹擺在這里。運用得當的話,他們所能夠起到的效果,也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