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太情愿,但是顧航發現,他確實需要盡可能的吸引住、牽扯住綠皮的一些力量,最好讓對方分出一些艦船、兵力,回防老巢。
顧航并不能確定這樣就有用,但他必須做些事情,否則就等于是將命運交給那位鐵圖斯大酋長干死星域政府和明陽教派之后,會不會放過自己了那顯然是不會的。
顧航打算讓聯合艦隊主動出擊,進入到金關星區,尋找綠皮之前潰散的艦隊主力,嘗試將其消滅。聯盟的陸軍也將會進入到金關星區的諸多世界的地面作戰,將金關星區給奪回來。
這將能夠減緩綠皮對資源的掠奪行為,阻止他們的實力進一步膨脹。與此同時,也有可能從主力戰場吸引一部分綠皮部隊回援。
鐵圖斯的主力會不會回來顧航判斷是不會的。現在,金狄星和云羅星這兩個最美麗的戰果,正赤裸裸的擺在那位鐵齒大酋長的面前,不將這兩處拿下,鐵圖斯應當不會回來。
而他要是拿下了,那不管顧航做什么他都還是會回來。
沒區別。
相反,他在這里能夠為前線戰場多承擔一些壓力,搞不好主戰場就能撐住更久一點的時間,那鐵圖斯回歸的時間也就會越往后拖延。
這不僅能夠為聯盟爭取到更多的發展時間,終極目標是讓鐵圖斯回不來怒焰戰團要到了,就算怒焰打不過鐵圖斯,至少是一支強軍能撐住更久的時間,搞不好在意識到龍鷹星域的問題變大了、連機械教和戰團都搞不定的時候,帝國會派來更強力的援軍。
顧航需要這種平衡。
對外的第二件事,是七馬協約的擴大化不能再等了,顧航必須要盡可能多的整合七馬地的人力物力。
七馬地另外六馬里,確實沒有什么特別牛逼的世界,但并不意味著他們的產出不重要。
那六馬中,有七十八個人類世界,總計人口能夠達到一千億的規模。
哪怕他們的生產力再拉胯,指望不上他們能夠給聯盟制造星艦、制造泰坦、制造高級別的裝備,但鋪設一些炮彈、后勤補給的生產任務總是可以的;這么多的人口,也是抽調兵員的好地方。
尤其前者,最為重要。打仗所需要消耗的物資,簡直是天文數字。
一場鋼翼星會戰,各類炮彈的耗費簡直離譜。以葉莉西亞的那艘巡洋艦五重奏號為例,全力開火一次,上百發手術刀導彈,二十發熱錘宏炮,兩發忠嗣之怒宏炮,加起來光炮彈錢就是21萬稅幣。
其他的巡洋艦,也差不多是同等的價格。
鋼翼星會戰打完,光七艘巡洋艦打出去的炮彈、光矛、導彈,那就是兩千多萬稅幣;其他的艦船加起來,恐怕也得三四千萬。
這還不算地面部隊。一個集團軍玩萬炮齊發,速射打個兩分鐘,十輪下去,十萬炮彈就打空了,那也得要好幾萬稅幣。
參加鋼翼星地面戰役的陸軍,有五十個集團軍
實際上,當前聯盟維持的烈度不算高的在霧馬星區和鷹馬星區的作戰,兩億軍隊,后勤補給,包括食品、藥品、裝備損耗、彈藥補充每個月都要砸進去六七千萬的物資。再算上給那些地方的行星防衛軍給武裝起來,這個數字還要往上漲。
這還是低烈度,還只是后勤補給,不算坦克、火炮、裝甲車、步兵這些類的戰爭單位被摧毀之后的補員成本。
戰爭烈度一旦大幅度上去,戰爭成本的消耗量將會急劇提升,并且沒有封頂。
就以鋼翼星會戰來看,帶上后勤耗費、帶上損失艦船和地面單位,聯盟一仗打下去丟了五十億稅幣
打仗就是燒錢,燒得人心頭發慌。
還好,現在跟星域政府的通訊斷絕,不用擔負帝國稅,否則聯盟都扛不住這么燒。
不把七馬地全給整合了,不把他們的帝國稅給撈到自己手里,這仗怎么打
別說顧航還想要主動進攻、主動給主戰場分擔壓力了,不額外收錢聯盟頂多就維持現在的戰爭烈度。
多打幾場鋼翼星會戰,聯盟自己的經濟就要崩了,至少三級動員令肯定扛不住,起碼要上二級,甚至一級。
其他的行星就在后面看著,嘴上喊加油,那怎么行
都得給我上戰車
哪怕真的是個跟絕土星一樣,一窮二白的落后世界,一些農產品,做一些初步的食品加工、紡織業或者一些礦產,輸送到天馬星區的幾個核心世界里面,讓聯盟可以減少在生活必需品、原材料上的壓力,可以將更多的工人和生產力,放在擴建船塢下餃子、生產更多的軍事裝備上,那也是一種幫助。
而且,不僅要整合,還得快。
之前顧航覺得,打贏了鋼翼星會戰之后,他還有時間。可以用溫和一些的手段,慢慢圖謀。
但是現在的總體戰爭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顧航已經沒有時間再磨蹭了。
為此了快,一些特別的手段,本來要謹慎動用的,現在也必須要用上去了。
想了下,顧航分別給奧賽娜、蘭伯特、塔迪烏斯,都發去了一份指令。
飛翼星,大法官蘭伯特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