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地面戰斗快速勝利的希望就更小了。
他們的任務是找機會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不是拿自己的有生力量跟敵人對消耗。
至于救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杜世亮不知道地表上還有很多幸存者嗎
他當然知道。
哪怕95的人都被屠殺了,剩下的5也代表著兩億以上的人口。
但關鍵是,這兩億人是分散在特米爾2號世界各處的
如果他們匯聚一處,那都好說,軌道火力強勢掩護,部隊投放到地面,建立保衛圈,守上個把月,在此期間盡量從地面將人口運輸上船撤走,等差不多了把部隊也一撤,再投放焚天魚雷
如果能這樣,當然皆大歡喜。
但可惜,這兩億人,是幾萬人、撐死了幾十萬人湊一堆,分散在世界的天南海北,救都沒法救。
想要將他們一個個匯聚、撤離,不知道要花多長的時間。
綠皮主力艦船隨時能到,地面的綠皮隨時能夠把人類的投放部隊給糾纏住。
性價比過低了。
相對之下,趁著特米爾2號的本身的軌道防御體系就不大行,綠皮占了后,也還沒來得及建立起來他們自己的,同時綠皮的主力艦隊不在這個星系內,完全具備投放焚天魚雷的條件的時候,趕緊把這個滅絕令武器給砸下去,這才是最優解。
不然,再等等,事態有變,他們或許連投放焚天魚雷的機會都沒有了。
畢竟,要是等綠皮的主力艦隊到了,他們可不會放任人類艦隊這么做。
滅絕令武器投放后到爆炸的這個過程中,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攔截的。
然而,到了這一步,投放焚天魚雷,仍然只是個計劃而已。
雖然看起來它是最優解,看起來它是最理性的選擇。但是,杜世亮也沒想過要這么干。
或者說,他沒想到,這個決定要由自己來下。
他從來沒有放過焚天魚雷,沒有執行過滅絕令。
甚至天馬艦隊本身都沒有這種滅絕令武器的儲備。
這種玩意兒,甚至星域政府本身都不一定有,最多也就是星域內的審判庭,存著個一兩發。
現在,他艦船上的這兩發焚天魚雷,是顧總督派人從怒梟星運過來的。
他已經不愿意去想,顧航手里為什么有這種大殺器。
但決定放不放焚天魚雷這件事情,總不該我說了算吧
帝國對于簽發滅絕令的單位和個人,是缺乏特別明確的規定的。從過往的記錄來看,審判庭干得最多,其次是星際戰團的戰團長們。
前者好理解,這就是他們的活兒;后者其實也好理解,星際戰士們總是會戰斗在最關鍵、最惡劣的戰場上,碰上必須要滅絕令才能解決的問題的概率,比一般帝國部隊要大得多,再加上他們有這種權力,自然簽發的就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