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被顧航作為目標的三個星區內這三十多個星球,情況其實基本逃不出特米爾星系的三個世界類似的狀況。
有的地方,跟特米爾2號一樣,被綠皮當做了重點的發展和侵略的星球,并且星球本身的防衛問題也比較大,基本沒救了;有的地方,則跟4號上一樣,還有不少人口存活,因為地形、防衛靠譜,最重要的是綠皮不怎么重視,所以現在人類的狀況還比較良好。還有的地方,則跟特米爾5號比較像,正在岌岌可危。
自從綠潮蜂擁而出,戰爭開始,到現在,已經四年了。金關、銅關、驕手三個星區的三十八個世界,就是最開始淪陷的地方。
甚至,在綠潮爆發之前,這三個星區就是人類抵擋獸人的戰區。要不本身就是戰場,經受著綠皮不斷的入侵,要不就是為戰場資源的補給基地。
這三十多個世界,經濟狀況就沒一個好的地方。
而在淪陷之后,那就更不用說了。
這三十多個世界,淪陷時間都有四年了,但必須一再強調,人類是個堅韌的種族,無論什么惡劣的環境之下,總有人能夠找到一條活路,甚至涌現出來一些大大小小的英雄,小到可以帶領幾十個人艱苦求生,大到可以領導一整個世界形成抵抗組織,在城市廢墟、在郊野、在地道等等不同環境之下,與綠皮做斗爭。
當然,這些都是人的因素,是主觀的因素。真正能夠讓他們堅持四年,還沒有被綠皮給滅絕的核心緣故,其實還是在于綠皮的戰略就不是這樣來的。
綠皮獸人當然沒有統治人類的需求。他們確實會抓俘虜、奴役人類,但這些都是偶發的情況,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選擇屠殺。不過,綠皮在各個星球上投入的力量,其實是不充足的。
四年前,鐵圖斯率領的綠潮,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將戰火燃到了大半個龍鷹星域幾百個世界中,他的做法當然不是一個一個星球硬啃下去,那得多慢啊
反正,當時人類的艦隊已經被他給擊潰了,只顧著跑,偌大的星域全都是敞開的,那他自然就帶著艦隊,一路追擊狂飆。路過的諸多星系,那就隨便放下個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小子和屁精。具體數量,就看這個星球的價值。
有些重要的地方,比如光福星,現在活躍的綠皮數量可能都已經上十五億了。雖然,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過去幾年自己在星球里面長出來的,但是能夠長這么快、這么多,那肯定還是跟一開始就投進來了不少綠皮的有關系。
而有些地方,比如特米爾星系旁邊的水無痕星系。這里有兩個海洋世界,自然環境基本以零星的島嶼、漂浮大陸為主,主要以漁業、海底資源采集為主要的生存手段。
這個星系不在主要航線上,而且自然環境并不適合綠皮生長其實也不怎么適合人類生存。兩個星球原本的人口規模也就在兩三億上下。獸人入侵也就放了幾十萬的規模,而且在一些島嶼建立了生態圈之后,還因為大面積的海洋環境不好擴展,時常有海上風暴,大洋內還存在強力海怪,綠皮的擴張相當受限。
到如今,水無痕星系被綠皮入侵四年了,其實狀況也不算惡化的太嚴重。
人類艦隊到來之后,就對那些個綠皮占領的島嶼進行了軌道轟炸,然后投放了大約百萬規模的協約軍,以及相當一部分的武器裝備,武裝當地的行星防御部隊,去重新奪回島嶼。
有這么一步,其實水無痕3號、7號兩顆人類殖民星球的問題就基本能夠得到解決了。
當然,他們也簽署了七馬協約,納入到了這個框架之內。兩個星球,一年也能五千萬稅幣的帝國稅收入呢。
類似的處理手段,顧航推廣到了金關、銅關、驕手星區。
總體的思路和手段,就是艦隊到訪,炸掉主要的敵人據點;投放一部分聯盟陸軍和協約軍,作為主力鎮場子;投放物資,救濟與安置當地民眾,并武裝當地部隊,加入協約軍序列,清理當地綠皮。
艦隊到訪是治標,是粗粗的掃蕩和壓制;聯盟陸軍是給予當地行星信心;最后一招就是統合星球,并根治問題。
當然,這是對還有救的世界,會這樣處理。
一些沒救的世界,比如光福星,這個綠皮在遠征之中,重要的轉運中心,人類活動跡象就很少了,綠皮從一開始就往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手,屠殺了幾乎整個星球。
但聯盟也沒有再往光福星砸一個的焚天魚雷。
沒必要。
鎖住星系,對地表進行轟炸幾輪即可。
反正,炸完了重要的綠皮垃圾城之后,光福星上的綠皮死傷慘重且不提,主要的生產能力也喪失了,不具備建造星艦離開地表的能力至少暫時沒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