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不否認這一點。
但是他當然配得上。
他的元帥軍銜,戰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為重要的是,他所擁有的實力。
這區別于星界軍將領,權力來源于帝國。帝國中央,比如軍務部或者星界軍的中央總司令部認為你不合適了,給你撤了,那
權力就一毛不剩。可顧航不一樣,他因為擁有了實際的權力,可以統管數十億達到星界軍水平的聯盟軍隊,以及百億的防衛軍之后,帝國對此需要追認才給他封的元帥。
這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如果帝國哪天把顧航的元帥職位給撤了,那么對顧航統御麾下的軍隊不會有任何影響。
所以顧航對此也不會內疚。
軍務部的那位總理大人,難道不懂這個道理嗎
懂,他太懂了。
但也因此,也必須得反對。
實aaa“有了,再把名aaa“給了,那你不是要上天
還是敵對分子。
他當然會往死里反對。
而元帥授銜,避不過這位軍務總理。
這件事情,還鬧上了至高議會。
在最高議會中,按照加拉爾多的說法,眾人經過了激烈的爭吵,最終以六票同意,四票棄權,三票反對,通過了顧航晉升元帥的說法。
一個元帥的授銜,搞到了要至高議會上進行投票表決,這還是挺少見的。
顧航仔細問了下這十三票的構成。
投贊成票的,分別是帝國首相,法務部總理,稅務部總理,國教代表,帝國海軍至高大元帥,星際戰士代表。
投棄權票的四個,分別是行政院總理,審判庭最高大審判長,機械教火星代表,普羅旺斯宙域主席代表。
投反對票的三個是軍務部總理,帝國衛隊至高大元帥,北疆的吞星宙域主席代表。
從這些構成之中,顧航大約能夠一窺帝國中央各大勢力,對于處理鐵怒石aaa“問題的態度究竟是如何了。
說到這里,也就得提下這些至高議會席位的來源。
至高議會席位確實就只有十三個,但其實產生的類型大約有二十多種。有些席位是固定的,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每一期都有,比如帝國首相、火星代表、國教代表、審判庭代表之類的。
但這樣的席位相對是比較少的,多數像是帝國商會代表、政府四大總理、星際戰士代表、靈能修會代表這些,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不管是固定席位還是非固定席位,能在十三個席位里占有一席,那必然就是因為其實力足夠猛。是先有實力、有影響力,才有了席位。
固定席位,那肯定是這幾個勢力夠猛,并且一直猛;非固定席位的變遷,就可能展現了某些勢力的影響力變遷。
投贊同票的,不一定是對他有善意的,甚至是反感顧航這種超規格攫升軍銜的行為。但是,他們一定是接下來要干鐵怒石aaa“的,或者是要在這件事情上分享利益的,跟歐居仁、唐米利、加拉爾多這三人的政治派系達成了一定的利益默契的。
星際戰士代表,一般就是星際戰士們在擁有一個席位的時候,各大戰團推選出來一位戰團長來擔任。現今的,就是死亡天使戰團的戰團長,杰里厄爾鋼隆。他的戰團,由過去軍團時期的第一軍團改組而來,屬于初創戰團。
在這件事情上,星際戰士們能撈到多少的政治利益不好說,但清除掉鐵鎧這種嚴重影響星際戰士聲譽、明著違反星際戰士圣典規定的家伙,肯定是他們的政治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