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又一場的宴會,一場又一場的會議,一場又一場以藝術、以音樂為名的交際
在神圣泰拉的最后這一個月,顧航在努力的擴展人脈圈子。
說老實話,他并不喜歡這些。
但是他在努力的讓自己融入其中,并以他們的手段,來為他的聯盟爭取能夠爭取到的一切。
但越是這樣,顧航就越是對這個人類帝國的最高層次感到失望。
這次泰拉之行,顧航算是對于這個人類帝國的心臟有了個比較深入的接觸了。從最上層的高領主們,到下面各個基層的執行官員們,他都打過交道。
在他們之中,有光輝的理想,與遠大的愿景嗎
有還是有的。
但終歸是少數。
利益交換、蠅營狗茍、醉生夢死這些才是顧航看到的絕大部分場景。
哪怕說起正事,在顧航看來,他們也相當的務虛、脫離實際,對整個國家、整個族群毫無益處。
也就得虧還不到文恬武嬉的地步。前兩個字可能有,武還不至于嬉,算是唯一的欣慰了。
在顧航離開之前,加拉爾多對軍務部總理的爭奪,也出結果了。
他贏了,但沒全贏。
他贏在,他確實如愿以償的成為了軍務部總理,成為了這個帝國四大重要部門之一的機構的最高行政官員。
在帝國政府體制之下,理論上在他上面的人,只有一個帝國首相了。
但也就是理論上。實際上,且不說他剛上任還沒坐穩位置,帝國之內有太多獨立在政府體制之外的山頭勢力。
而且,之所以說沒全贏,就在于他沒拿到至高議會的席位。
軍務部丟掉了高領主的位置,這在帝國歷史上還是挺罕見的事情。畢竟,四大部門里真要分個上下,軍務部是坐二望一的。四大部門確實不一定每一期都有高領主的席位,甚至有時候全都沒有。但如果有的話,通常都會有軍務部總理。很少見到另外三個部門的總理都有,就軍務部沒有。
說實話,這對于加拉爾多掌握軍務部的權力有不小的影響,下面人會因此而生出一些不滿、不安。
但其實他也不在乎這些了。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這些年,升官升的飛速,避免不了得罪了特別多的人,尤其是被我搶了位置,擋了路的。不過,這種問題會在我升上總理之后,緩解很多。我如果不夠高,他們會妒忌我,會怨恨我;但如果我高到他們只能仰望的時候,他們反而只會奉承我。”
“我不差那點怨氣,怕這個,我早就韜光養晦去了。”
“倒是你,回去之后,要小心。怒焰戰團也好,還是接下來搞不好就會有什么大動作的鐵鎧也罷,都不是好對付的。別辜負我們對你的期望,但也別太拼,把自己拼進去了。實在不行,哪怕到了最難最沒辦法的地步,也要萬萬記得,一定留住一條命。有我在,不管再大的困難,我都保你能東山再起”
這是臨走之前,加拉爾多對顧航的最后一句囑咐。
望著在視線內越來越小、越來越遠的神圣泰拉,顧航收回目光,轉向前方無垠的星海。
泰拉上的事情,已經結束了,他也踏上了歸途。
他如今離開聯盟已經有一年,回去的路上還得花上快一年的功夫。加起來兩年時間,已經算是挺漫長的了。
作為領袖,長期離開自己的統治核心,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只不過,作為帝國的一份子,在帝國羽翼之下成長起來的勢力,顧航無論如何也是要來泰拉走上這一趟的。
此行得到的好處、解決的麻煩都先放到一邊,他得讓他泰拉上的這些老爺們,清清楚楚的認識到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他想要的方式來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