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嘛,還是遵守了的。護教軍也出了,裝備和軍火也出了。
但是呢,護教軍出的不夠多,并且獨立一系,是不聽別人指揮的。在戰爭之中,更是全程劃水,啥重點戰役都不去打,只是敲敲邊鼓。
奇怪的是,鐵怒石也不惹他們,進攻的時候,基本就避開了護教軍駐守的地方。
兩邊就像是有某種默契一樣。
阿方佐教派說了,我的勢力范圍就這點,兩個鑄造世界,外加宙域內一些核心的礦產世界給我資源,你不惹我,我也懶得理你。雖然我出兵了,但我保的是我的地盤;雖然我也給帝國方出裝備了,但是你理解下,不得已而已。
鐵鎧戰團也說了,我尊重你的勢力范圍,你守著你的,但別來給我的計劃添亂;你明面上給帝國裝備軍火,可以,但是量別太多;我要是有需求想買,伱也得賣點給我。
當然,這些話,沒有證據,只是異端審判庭指責阿方佐教派之時,說出來的一些所謂懷疑。
但是,沒證據歸沒證據,反正顧航作為一個旁觀者、第三方,站在星圖旁邊,看圖說話的時候,他就是仿佛聽到雙方就是這么聊的。
顧航不禁感慨,這個漢弗萊保羅,是真的厲害。
魅魔,這就是顧航私下里對保羅的一個戲謔評價。
但其實,蘊含著顧航相當大的忌憚之心。
這人的魅力屬性,真的拉滿。最關鍵的是,鐵鎧戰團在過去數以百年之中一直都很強盛,并且到處建立影響力。雖然有紫荊花叛亂這樣的、跟鐵怒石有仇的,但更多的其實是受到過他們的幫助,站在他們那一邊的人。
當然,僅僅是有關系、有過往的交情,可能還不夠。除此之外,還是要看保羅的外交手腕,以及利益交換。
交情,是基礎;外交能力和領袖魅力,這是手段和方法;利益交換,這是本質。
那些投降者、倒戈者、站在鐵怒石一邊的人和勢力,到底能夠得到一些什么好處呢
簡單的好處肯定是不夠的,不管漢弗萊保羅再怎么口吐蓮花,也改變不了鐵怒石是在搞叛亂的事實,改變不了神圣泰拉一封又一封、措辭變得越來越嚴厲的警告。
眼前的好處再多,如果最后的結果是敗亡,那最終都是一場空。
顯然,保羅讓很多人相信了,他最終能夠成功。
這個成功,可能不是掀翻帝國。
那也太夢幻了。
但至少是能夠在區域范圍內,拒止帝國的干涉,那么鐵鎧就算是贏了。
一百二十年多年前的紫金花大叛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現在他們干的規模,比當時還要大得多,帝國沒那么容易妥協;但同樣也是因為規模大,情形鬧得更恐怖,打出來的統戰價值可能會變得非常高。
只要有連串的軍事勝利,以及越來越壯大的聲勢,那么相信鐵鎧戰團最后能贏的人,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多。
更何況,有時候當鐵鎧打到臉上的時候,很多勢力面前的選擇就是死,或者,相信鐵鎧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