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聯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然而,隨著聯盟艦船開始進行強有力的軌道支援的時候,叛軍的反登陸作戰還是迅速潰敗了。
一方面,是國立騎士團有數臺泰坦,帶著大量騎士機甲下來。這些精銳軍團,直接將原本的立足不穩,變成了非常穩定。
另一方面,雖然軌道上的聯盟艦船不方便直接往確打擊能力還是有的。
主要是以m級規格,甚至是s級規格的火力為主,并且以地面部隊的引導為重。
為避免炸錯目標,地面部隊的指揮官,可以通過投射激光指引之類的手段,呼叫軌道火力。
隨叫隨來,這個權限甚至最低下放到了連營級。
引導信標一投出去,往往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有回應。或是有一道光矛掃下來,或是有一發熱錘宏炮砸下來,總之看具體的目標情況。
有敵人重型坦克出現,那光矛就挺好使,又快又準;有敵人集群進攻或者死硬陣地防守,那么熱錘宏炮一定能給它敲碎。
而最多最常見的,就是手術刀導彈。
準,并且轟炸廣,威力大。
很快,登陸初期吃的虧就結束了。
叛軍埋伏進來的精銳,被清掃一空。他們是被殲滅了,幾乎沒有能夠成建制撤離的單位。
而在穩固了登陸場后,風雪中的聯盟士兵,開始南下,目標直指多個要塞群。
火炮轟擊,裝甲部隊組成鋼鐵洪流,地面部隊抵達后軌道上聯盟的主力艦也會隨后就到……
立體打擊之下,門圖斯ii上那些看似堅固的要塞群,一個又一個的被聯盟堅定而勇猛的啃了下來。
在隨后,聯盟又在星球南半球大陸的沙漠地帶開辟了第二登陸場、在北半球的溫帶區域開辟了第三登陸場……
戰火在短短幾個月內,席卷全球。
在門圖斯之戰開始的第七個月,整個星球宣告被聯盟拿下。
盡管還有一些游擊隊,躲在山里、廢墟里負隅頑抗,但是絕大多數的生產基礎,人口,都已經落到了聯盟控制之中。那些頑固的叛徒,最多只能算是芥蘚之疾,不算麻煩了。
一場門圖斯之戰打下來,聯盟明明白白的展現了自己的攻堅能力。
在怒焰戰團撤退,將重點區域拱手讓人的對比下,在聯盟堅定的攻克防御森嚴的星球的震動下,周邊十數個世界,幾乎同時傳檄而定。
聯盟的使者一到,他們就改旗易幟了。
————
加一章
還欠120k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