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方的月級、打擊巡洋艦的數量,卻比未知戰團的數量要多。還外帶了超過三十艘驅逐艦和快速護衛艦。
對抗起來,不單單只看主力戰艦之間的對比,還要看整體艦隊的實力。
己方是有所不如的。
而且,白啟帆沒有忘記,敵人還有一艘戰列艦呢,還有數量更龐大的艦隊呢,只是由于速度慢,在后面苦苦追逐。可要是當下的戰斗,打得時間稍微長久一些,雙方拉扯拉扯,那恐怕還真的能夠拖延到對方的那艘戰列艦抵達戰場。
到時候,戰場局勢又會瞬間發生變化。
既然如此,看著那個未知戰船朝著敵人沖過去一往無前的樣子,那是不是……我們可以先溜?
剛剛的溝通中,他們既沒有通報身份,又沒有對聯盟艦隊提出什么配合要求吧?那我們撤了,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
趁著這個未知戰團跟敵人交戰的時候,自己帶隊趕緊跑路,那不就安全了嗎?不就達到了之前他最期望的同時保全住三艘戰巡的目標了嗎?
可是,人家出手襄助,自己帶隊溜之大吉,出賣友軍,這事兒實在是讓白啟帆感到難堪。
雖說,當將軍的,慈不掌兵是個常識說法。該斷腕就斷腕,更何況,這斷的還是友軍的腕,不是自己的……
然而,僅僅從利益層面上來看,這么做也不是很合適。
一方面,是聯盟的名譽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賣了這支身份不明,但看起來是友軍的部隊之后,聯盟艦船就能安然無恙嗎?要是怒焰艦隊,以相對低的代價,消滅或者擊退了這個未知戰團,后面恐怕還要繼續對己方進行追擊。飛翼號已經瘸了的情況下,搞不好后面還是要被追上的。
另外,要是自己跑了,那個未知戰團一看聯盟這么不講義氣,不打了怎么辦?
更何況,這要是友軍的話,己方能多上一艘戰斗駁船為核心的艦隊,能夠多一群數量不清楚的星際戰士加入到己方陣營,一起對抗怒焰戰團的話,那對未來的戰斗也會有挺大的幫助。
幫,則得利,不幫則失利;幫有風險,不幫也有風險。
左右權衡之下,白啟帆把心里的猶豫剔除,做出了決定:
干他娘的!
當然,要干也不是傻乎乎的馬上扭過去頭去反身沖鋒,硬打蠻上。
還是要講策略的。
戰列巡洋艦,還是要發揮出戰列巡洋艦自身的優勢,跟明顯正面戰斗能力比自身強的敵人正面交戰,是相當愚蠢的。
三艘戰巡展開了機動,并逐漸拉開了距離。
科羅嘉號護著受損的飛翼號,一起游弋在戰場邊緣,進行極限距離的拉扯與開火。只要敵人的目標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猛然拉近距離,以更強的火力來打擊敵人,讓人無法忽視他們的威脅;可一旦敵人的目標轉向他們,他們又會馬上就遠離,通過機動性和躲避敵人的最佳射程,以換取更高的生存能力。
這種拉扯打法,就是從戰巡的艦船特性上發展出來的經典戰術。
這種戰術,又被"決戰學說"的海軍理論學家們輕蔑的稱為"蒼蠅戰術"。
不好聽,但有些形象。
蒼蠅戰術也不是只有戰巡能用,一切正面戰力不足而機動能力出色的艦船或者編隊,都可以采取這種戰術。
只是,戰巡當蒼蠅的話,那這個蒼蠅就有點大,并且咬起人了,可就不像是蒼蠅蚊子那樣輕微且無害了。
至于還有一艘聯盟戰船,也就白啟帆親自指揮、兼任艦長的怒梟號,則脫離了之前的編隊,貼到了那支灰色艦隊的身后。
這又是戰巡的另一種用法。
無論是什么艦船,除了航母之外,肯定還是距離越近,其所能夠發揮的火力就會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