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另外有個去處,或許不錯——幻月。
那是怒焰艦隊被追著走投無路,停留在星系。
他們本來是在那里,等待強大的阿方佐艦隊來跟他們匯合的,就近找了幻月這么個軌道防御體系還算是比較完善的地方死守。
當時想的是,他們只需要堅持住,不要在阿方佐艦隊主力到達之前,自己先被消滅,就算大功告成。結果沒想到,聯盟沒再理會他們,轉過頭去反而盯上了阿方佐這個援軍。
現在,他們恐怕還沒有收到在博旺星系發生的這場超大規模的艦隊決戰的消息呢。
但無論如何,那里有星際戰士,還是兩個戰團,讓阿方佐教派在面對跳幫作戰的時候,有了更好的應對手段——雖然怒焰當年在龍鷹星域也是被不死鳥吊打的,但那好歹也是星際戰士!
更何況,他們還有一艘戰列艦,一艘戰斗駁船在。補進來兩艘大船,艦隊整體實力也能有所上升。
然而,去了幻月,那就等于往傲爪星域更深處去了,退路會變得更加渺茫。
匯合了被人攆成喪家之犬的怒焰、新世火炬兩個戰團之后,他們就能夠在跟聯盟的對抗之中,重新占據上風嗎?
恐怕還是不行。
一艘戰斗駁船加一艘報應級,比之一艘戰爭方舟加一艘報應一艘諸葛兩艘龍蛇,又如何?
全盛時期的阿方佐艦隊還不是被暴打?
解決不掉顧航帶來的靈能壓力,那增強艦隊實力意義不大。現在阿方佐艦隊上的艦長們,都充分認識到,顧航的力量足以將對戰雙方艦隊的實力,抹平一個檔次。
除非,艦隊增強的程度能上兩檔,就是不要虛空盾,都能碾壓聯盟艦隊的程度,否則就是贏不了。
每個選擇都很艱難,艦長們的想法又不完全一致,僅剩的那位主業賢者又不具備足夠的威望,能夠在杜波和戰爭方舟毀滅后,立即、快速的統一所有不同意見,讓所有人按照自己的命令執行……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讓整個阿方佐艦隊的混亂程度,不僅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變得更加的糟糕。艦隊意志是分裂的,小部分想繼續死戰到底,另外一部分倒是能接受撤退,但是撤退的方向又爭執不下。
這個過程中,聯盟艦隊可一點沒歇著,越壓越近;顧航也沒歇著,一艘又一艘艦船的虛空盾被撕裂,然后被摧毀。
到這個時候,阿方佐教派的那艘皇帝級戰列艦,再也沒有繼續跟同僚們繼續掰扯的耐心。
艦船上的那位賢者,給所有的艦船下達了最后一道命令,要求所有艦船跟隨他一起突圍,目標向文奇、武奇一線。
與其說這是一道命令,更不如說更像是一道通知。
艦隊內其他的艦長還在持續的爭吵、爭辯,試圖提出自己的意見。但那艘皇帝級戰列艦沒有管別的,自顧自的撤了。
一些戰船跟著他走,但剩下的艦船,則就更為動搖,乃至于大亂。
到這個地步,誰也知道不能再繼續留下來頑抗了。那艘皇帝級戰列艦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死戰到底這一策略的完全破產。
本來想要打到底的一些艦船艦長,破口大罵之余,也只能更快速的掉頭跑路。
整個阿方佐教派,就此陷入到了總崩潰。
他們分成了許多個方向,結成了大大小小許多個團體,試圖逃離戰場。
到這個地步,聯盟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勝利者。
這場仗,已經可以算是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