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因并未直接給顧航答復,聲稱需要回去與戰斗兄弟們進行商討。
實際上,并非如此。
尤因在戰團之中的威望是比較重的,血鯊也沒什么長老會、老兵團、密會、內環之類的玩意兒,他自己說了就算。
但是,他在這件事情上有很多地方沒想清楚,他需要一些老兵、連長們的意見來參考,同時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想清楚顧航的提議到底如何。
他漫長的生命中充分的經歷,讓他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什么白吃的午餐。
顧航提出來的條件,就算是把那些挑戰戰團傳統的部分也給算上,也仍然是優厚的。
他也相信,以聯盟表現出來的實力,是能夠兌現顧航的承諾的。
可也正因如此,他才非常警惕。
只是,他怎么也從這些條件里面,想不到太多的坑。
跟聯盟成為‘親密盟友’之后,會被聯盟控制?應當不會,他們又不涉及戰團內的指揮職位,那些新血不管他們曾經有什么樣的人生經歷,那也就不過十來年而已。對比起星際戰士漫長到幾乎無限的生命,他們將會在戰團的文化之下,被熏陶少說數十年。曾經的那點人生經歷,又有什么所謂呢?
星際戰士不都是這樣的嗎?接受基因種子的改造之后,漫長的時間過去,就會逐漸淡忘作為凡人時候的短暫經歷,最終成為帝皇忠誠的戰士。
那成為盟友之后,會被聯盟強行指派任務?
應當也不會,條件上雙方是對等的、是盟友關系。來自聯盟的,是‘請求’,而非‘任務’。他們當然是可以拒絕的。
至于故意坑害……那就屬于惡意行為了。血鯊又不是一幫新兵蛋子,干活兒之前肯定會自行調查情報,不可能聯盟說什么就信什么的——至少在建立起足夠的信任之前不會。
那問題出在哪里呢?
尤因想不到。
他決定,先有限度的、初步的答應看看。
這件事情,并非是一下就締結永恒不滅的盟約。
眼下本身雙方就在同一戰場內,顧航還是名義上的戰區司令,他們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聽從顧航的命令、指揮。
不妨就在這場戰爭里,先試一試。
看看效果,再決定戰爭結束之后,需不需要締結更為長久的約定。
尤因的決定,很快就得到了驗證。
就在不久之前的那場大規模的海戰之中,血鯊的艦隊是參與了的,并且按照統一的指揮和命令,對戰局起到了作用。
對現在已經被命名為‘鐵馬號’的這艘報應級戰列艦的奪船行動中,他們同樣參與了,并且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功績上比不死鳥差一些,但也不會差很多。
再往前追溯,血鯊救了聯盟的三艘戰巡,并摧毀了新世火炬戰團的旗艦‘火炬之光’號。
總的來說,他們已經在這場戰爭之中,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
并且損失還不小。尤其是在摧毀火炬之光的戰役中,他們算是跟新世火炬硬碰硬的干了一架,損失了超過百名星際戰士。
對于血鯊而言,這是最近二十年最大的一次損失了。
顧航如果真心要履行他的承諾的話,就該給好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