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敵人的兩艘主要戰艦、尤其是那艘皇帝級啞火之后,顧航一聲令下,三艘戰巡以及血鯊的那艘戰斗駁船,就一同拉滿引擎,全速突擊。
瞬間拉近的距離,讓雙方之間的火力都變得更加有威脅。
阿方佐艦隊火力猛的時候,游弋在外圍打游擊;現在兩艘主力啞火了之后,聯盟艦隊開始兇起來了。而阿方佐剩下的兩艘戰巡,不僅一時之間得不到旁邊的支援,而且其中有一艘的虛空盾,更是在一陣閃爍之后,被撕裂得消失不見了。其理所當然的,也正就是聯盟艦隊的主要進攻目標。
三艘戰巡再加一艘幽靈惡鯊的集火之下,那艘龍蛇級戰列巡洋艦已經接近權力的在掙扎了。機動性拉滿,火力攔截系統拉滿,力爭希望能夠存活下來。
但是,這一切努力都只不過是稍微延長了一些存活的時間而已,并不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它最終還是在兇猛的集火之下,被徹底摧毀了。
接下來,就是僅剩下唯一的那艘戰巡,在不久之后,也步了后塵。
接著,聯盟艦隊又開始清理其他的那些中小型艦船。
隨機一艘巡洋艦或者大驅逐艦,會被幸運的點中,然后虛空盾就沒了。緊接著,至少有兩到三發x級規格的重炮,會對準他們,狠狠的轟過來。偏一兩發問題不大,只要中一個,那么在沒有虛空盾保護的情況下,它們會直接被凌空打爆。
當這些外圍的威脅,正在被艦隊炮火迅速處理的時候,三艘戰巡上、好幾艘月級巡洋艦上,都有登陸飛船離開星艦,向著那艘被血鯊和不死鳥攻打的機械教戰巡飛去。
這是非常粗糙的登艦方式,純屬硬來。
發射出登陸飛船的星艦,距離目標都挺遠的,這就意味著登陸飛船需要暴露在太空之中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抵達目的地。
正常情況下,這樣搞無異于是在謀殺生命。登陸船會在飛行的過程之中,遭到持續的攔截。爆一艘,那可不只是掉一艘登錄飛船那么簡單,上面搭載的數千戰士和戰爭裝備也全都成了犧牲品。
不過,聯盟這樣做也是挺無奈的。
如果‘鷹馬號’在這里,以諸葛級航母的能力,一方面內部裝載空間大,不需要將登艦部隊分散放到那么多不同的星艦上;另一方面,彈射技術,也可以將這些登陸飛船更為安全、更為快捷的送到敵艦的臉上,大大減少裝滿士兵的登陸飛船暴露在太空中的時間。
可惜,鷹馬號跑得太慢,根本趕不上這場戰斗。
那就只能用這種糙手段了。
不過,實際的情況倒也沒有那么危險。
主要還是因為敵人的艦船已經遭到了星際戰士的入侵,攔截系統運作的狀況可不算良好。而那些本來應該可以在它遭受麻煩的時候,為它提供掩護作用的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也被收拾了個七七八八。
聯盟的登陸部隊在漫長的飛行過程之中,遭受到的炮火攔截,數量著實不多。
盡管還是有大約10%的聯盟飛船,在飛行的半途之中遭到了攔截,那意味著超過五千名精銳的戰士陣亡。但總的來說,損失還在可以接受的范疇內。
剩余的超過五萬聯盟精銳,登陸到了那艘龍蛇級戰巡之內。
血鯊和不死鳥,已經提前建立好了登陸場。艦船內的護教軍們努力了數個小時,都沒有能夠重新奪回這些地方。
而現在,一艘艘的登陸艦抵達,‘撞’進缺口,放下士兵,然后迅速撤離,讓開位置,等下一艘艦船來放人。
得到了大量的常規兵力補充,星際戰士們也不再需要用少數的劣勢兵力,跟艦船上的這些護教軍硬拼。在兩個戰團總計犧牲了大約七十人之后,他們的第一階段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第二階段任務則相對要輕松許多,只要伴隨聯盟的常規部隊,對整個龍蛇級戰巡進行全面進攻,并阻止敵人摧毀艦船即可。
而對于整個艦船的攻占行動,則由數量逐漸增多到超過十萬人的聯盟軍隊來進行。
當這艘龍蛇級戰列巡洋艦被聯盟掌控的時候,在太空之中飄蕩的阿方佐艦船,就只剩下一艘了。
那艘半癱瘓的皇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