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些戰斗的經驗、技巧。
當其被植入新人身上之后,它沒法讓其立即的變成成熟的戰士,但是卻也能夠極大的加速這個過程。基因種子中所蘊含的信息,會變成一種類似生物本能的東西,讓新的戰士獲得傳承。
星際戰士迅速的成長,并往往能夠繼承很多前任主人的戰斗風格。
像是不死鳥這種,有著有著數千年歷史,算是比較古老的戰團,就意味著他們傳承自最初的鳳凰基因之后,經過類似的變化、改造了幾千年。再加上,鳳凰的基因種子并不以穩定性著名,基因種子跟鳳凰母團之間,會產生一些差異就很正常。
在加上,不死鳥在過去的歷史之中,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經歷……
于是,他們現在的基因種子,跟鳳凰不能說完全不一樣,但差異性也比較大了。
這就是顧航在自己的系統面板中能夠看到,他兌換出來的基因種子,叫‘不死鳥種子’,而非‘鳳凰種子’。
顧航懷疑,血鯊也會是類似的情況。
但是他們還沒出現在顧航的戰團列表里,也不能兌換他們的基因種子,所以只能等待未來再驗證。
至于新世火炬,他們則是另一種情況。
新世火炬建立的時間并不算長,也就僅僅只有三百年來年。他們的戰團到現在為止,最新的一代人,才更新到第五代;甚至戰團還有不少比例的第二代、第三代的成員。
這顯然還并不足以支撐戰團的基因種子發生特別大的變化,更何況還是無限戰士這種基因穩定的戰團的子團,他們的基因種子,仍舊是當年建軍時候的模樣。
至于為什么是次級,也很好理解。
各個戰團,理論上是要將新產生的基因種子的十分之一,作為基因種子稅收,上交給帝國,由機械教代為保管,經過檢查之后,封存在基因種子庫里的。
在這種情況下,各個戰團會交什么種子?
只有數量要求,自然就是要上交活性最差的,并且是那種五年期生產的新種子。那些老戰士、精英們犧牲時候回收的,以及活性特別好的,肯定自己留著。
這些普遍不怎么行的基因種子,送到火星之后,也不知道在冷庫里存放了多少年。
機械教對于基因種子的保存技術,當然不會差。只不過,時間就是最好的殺手。再好的保存技術,經過幾百年、幾千年的存放,活性必不可免的會降低。
基因種子活性的降低,最大的影響,是會導致植入手術的成功率降低;
其次的、相對隱形的影響,就是會在手術成功后,生長出來的超人器官,各自的強度會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這種問題,是能夠通過比較漫長的時間,戰團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殘酷的戰斗,積累下來了足夠多的老兵,他們的基因種子再往下傳承之后,來逐步解決和改善的。
但是……新世火炬無論是建立的時間,以及他們在這幾百年干的事兒,都不足以支撐他們完成對自身種子的培養和再優化。
落到顧航手里的時候,就成了‘次等無限戰士基因種子’。
不過,他很快也就不糾結這個問題了。
次等就次等吧,那也是星際戰士。
顧航也不是沒有彌補的辦法,通過訓練界面,他能把星際戰士的水平給往上拉到更高的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