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種方法,確保被星際戰士們攻占的陣地,其實也不安生,必須要預留兵力,對陣地進行鎮守,這也就會嚴重影響到往前進攻所能夠投入的力量。
層層遲滯、層層拖延之下,星際戰士們的攻勢自然也就越來越沒法保持鋒銳。
然而,在正面戰場上好用的這一招,在側面,不好用了。
這群舊火炬,不會進行不懼犧牲的猛攻,不會兇殘的給于特別猛烈的進攻。但是,他們卻有組織有紀律得多。
這導致,原本可以多堅守一會兒的陣地,因為錯判,過早的被倉促放棄。然后,他們布置在陣地上的藏兵庫,又被舊火炬們,以非常有經驗的方式,快速的進行了清掃。
他們才不會立足不穩就莽莽撞撞的繼續往前打。
王勐松帶著先鋒隊,持續保持正面進攻壓力的同時,留足了人馬,在后面擦屁股。
擦干凈之后,就又會重新趕上來。
結果,守軍是陣地也讓了,卻也沒能夠把舊火炬們拖入泥潭;藏在陣地上的兵力,不僅沒有發揮出預期之中的作用,反而因為過于分散,被輕易的消滅了。
這加劇了側面戰場,守軍兵力不足的問題。
當他們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后,已經有些晚了。
哪怕從正面戰場臨時抽調了精銳,一群蛇怪機兵連帶著重錘機兵、改造人精英之類的單位過來,但卻反而更像是被打成了添油戰術一樣,來一波送一波。
在戰斗之中,王勐松這位前團長的表現,那更是尤為突出。
無論如何也是個戰團冠軍水平的人物,在他面前,護教軍的精銳單位,哪怕是騎士泰坦,他都有辦法迅速單殺掉。
有他定點消滅高威脅單位,側面突擊的速度,比預想之中還要更快,快到后面就算是調兵遣將補鍋都來不及。
他們就這樣殺到了指揮塔之下。
他們的目標,那位負責統籌管理整個阿拉米塔星港的賢者,人就在里面。
他們只需要殺進去,將其宰了,任務便宣告完成。
王勐松將會無可爭議的斬獲最大的功績。
但他沒有這么做。
沒有什么別的考量,就是紀律性。
他留下了大部分的兵力,守住指揮塔的外門。
而他本人,則帶著一支精銳小隊,支援正面戰場。
由于他們的帶動影響,以及王勐松的親自突擊,正面戰場也扛不住了。
埃里奇的部隊,在犧牲了超過百名星際戰士之后,將護教軍的防線打穿。
雙方順利會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