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跟運輸艦的比例截然不同。
按照運輸艦比例,八發怎么也得落地一發。
單純的倒霉?
也不是。
顧航關注到了,每當有滅絕令武器被發射出去之后,蟲族的各種攔截手段,就會變得更加的活躍。
它們應當是有某種能力,能夠迅速分辨出,聯盟艦船扔下去的,是普通的運輸船,還是滅絕令。
并且,它們應當是存留了軌道攔截的余量的。這些余量全部啟動,用于毀滅運輸船的話,可能做不到完全攔截,沒法將攔截效率再更進一步提到特別高的程度。
而且,蟲后可能認為沒有必要。
就算是有一些陸軍士兵落下去了,地面蟲群的數量優勢也不可能被抹平。哪怕是有一些個防空蟲穴被摧毀了,確實麻煩,可存留的仍然是大部分,并且蟲后還可以再利用其儲備的生物質,或者干脆把一些兵蟲給消化掉,孵化、生成更多的防空蟲穴。
但攔截滅絕令,則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有一發爆炸了,那就完了個大蛋。
在此基礎上,蟲后留有大量的后手,讓軌道防空、蟲巢艦隊的攔截手段有所保留。并且,在分辨出滅絕令投放的瞬間,把這些保留的手段全部使出,專門盯著滅絕令武器進行攔截,那成功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隨后,顧航還嘗試了用運輸船,往地面運轉滅絕令武器的方式。
但嘗試了三次,結果都是一樣。
顧航沒有再多浪費焚天魚雷。
沒有必要。
觀察焚天魚雷被攔截的狀況,就能夠知道,問題并不出在投放方式上。蟲族并不是通過投放方式,分辨人類丟下去的是滅絕令還是普通的運兵船、物資船。它們應當是有更高效的分辨方式的。
得想想別的法子了。
首先,對于地面的兵力投放,仍舊不能放松。
地面現在打出了一些成效。
不僅要保住,還要盡可能的擴大戰果,加強。
必須要做好最壞打算,哪怕跟蟲族打到山窮水盡、打到蟲后的生物質都跟不上消耗,也要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當然,這是最壞打算。
實際上,能不到這一步就別到。
顧航還在想一些別的法子。
后續,人類聯軍再度嘗試了進行滅絕令投放。這一次,直接換了一艘護衛艦,改裝上了虛空盾,頂著往地面沖。
只要沖進大氣層,就把焚天魚雷放出來,那任務就算是成功。至于船上的幾千萬把人……拉倒吧,連地面上奮戰的百萬人、上千星際戰士都不管了,哪兒還管得上別的?
但這一次也失敗了。????護衛艦都被打爆了。
要再更進一步,送掉一艘巡洋艦甚至更高級別的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