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最大的議題結束了。
掃尾工作安排了下去,各個部隊都接到了相關的作戰任務。
這些命令,是以南線、西線、北線三位司令官的身份,共同簽發下去的。
也就是顧航、盧·薩利硫斯,席睿三人的名字。
其中,顧航的名字在最上面,象征著他在合流之后的聯軍中最高的地位。同時,三位總司令同時簽署的命令,在整個帝國聯軍之中,具有最高的效力。
接到命令的部隊,沒有什么好說的,該干活就要去干活了。
不過,會議的末尾,顧航還提及了另一件事。
雖然只是說了個開頭,稍微提及了下,并未展開多講,但是光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很讓人在乎了。
顧航提的那一句,是要給神圣泰拉提交戰役報告了。
翻譯一下,就是報功。
這事兒,才是眾人都重視的。
來打仗的時候,嘴巴上說的都是接受帝國的感召,為帝國效忠。但實際上,都是有政治訴求的。
無論是星際戰士戰團也好,還是海軍、星界軍也罷,各星球的防衛軍、帝國商會的護航武裝艦隊……
全都是如此。
參與戰爭,獲取戰功,積累名望……回到自己的地盤上,獲得自己該獲得的東西,這就是眾人的期望。
無論這個東西是官職、是具體資源、是政治地位……總而言之,都是這些政治生物們所渴望的。
不過,顧航從來都有一個認識:勝利與勝利果實,不是一碼事。
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情,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下,都不稀奇。
這些打了勝仗的人,回去能不能真的得償所愿,那顧航就不知道了。
又不是他的人,他既管不著,也不想管。
他所能夠做到的,就是在向神圣泰拉提交的戰役報告之中,如實的、不偏袒的記錄每一場戰斗,誰參加了,誰打出了什么戰果,誰付出了多大的犧牲……
僅此而已。
至于,他們拿著這份得到了帝國官方認可的戰功,會獲取到什么具體的好處,那就看個人造化、個人手段了。
顧航只能管得上他自己。
對于自己想要什么,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也相當土味、相當原始。
那就是人口、資源、土地。
重要程度依次排列。
更進一步的說,那就是在這場對抗鐵鎧,進而演變成對抗虛空蟲族的戰爭之中,聯盟打下來的地方,都交給聯盟來管。
其中包括了在戰爭初期,就被聯盟代管的孟河星域,在戰爭中期拿下來傲爪星域,在戰爭后期被聯盟搞定的荊芥星域和阿方佐星域。
屆時,聯盟將會擁有橫跨兩個宙域,總計五個星域的直接領地。
將近四千個世界,十萬億人口。
這就是顧航心中的理想版圖。
有著【科技樹】面板,再有足夠的時間,顧航可以將這里的發展情況,拉升到很可觀的程度。
到那時,堪稱一方諸侯的他,才有足夠的底氣。
他也沒想好,他要這股底氣要用來干什么。但是,種田、給予十萬億人類以良好的生活,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收益。至于說,以發達的生產力支撐著強大軍事武力,則是用來掃平外部、內部各種威脅的,絕對不會威脅到神圣泰拉、乃至于整個人類帝國政權的穩定。相反,強大的聯盟,將會是維護帝國穩定的一根有力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