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什么戰團啊、審判庭啊、地方勢力之類的拉關系,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外交活動。
但所有外交活動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或者說,最需要外交的勢力,卻不是別人,正是神圣泰拉。
其他所有的外交活動,也都是為了能夠在神圣泰拉獲得比較好的政治環境,所做的努力。
這種情況下,自然不能忽略對于帝國中央、神圣泰拉本身的活動了。
顧航著手準備一份詳盡的發展規劃書。
這份規劃書不僅僅是對聯盟現有資源和發展潛力的展示,更是對未來的一種承諾。
其中,包括了聯盟以及五大星域的經濟現狀、稅務現狀,也包含了對這些方面在未來的展望。
提及了軍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一系列的內容。
在總督辦公室的協助之下,這篇洋洋灑灑、內容詳盡的計劃報告,已經在制作了。
歸根究底,里面最重要的一條內容,就是在稅收上。
聯盟承諾,十年后,五大星域穩定可以繳納1.3萬億稅幣/年。
這是按照十萬億人口來計算的。正常而言,1級發展度是1萬億一年,不過里面存在一些高發展度的星球,以及聯盟在報告之中承諾的,會把一些受到戰爭災害不那么嚴重的世界,給發展到更高的級別,可以繳納更多的賦稅。
雖然這是十年后的事情。可是,聯盟在十年間也不會不交稅。
相反,稅額還是很高的。根據計算,從明年開始,聯盟就將會恢復每兩年一次的帝國稅繳納。第一年的稅額,是大約3700億。
這包括了龍鷹、孟河兩個星域全部的稅額,以及新占領的傲爪、阿方佐、荊芥這三大星域之中,受到戰爭侵害比較小的世界,也就是不需要進行重新殖民的世界,可以向帝國馬上恢復的稅額。
至于那些受到嚴重災害的世界,本來就收不上來稅,帝國通常也會給一段時間讓他們發展。
對于這些不能夠完稅的世界,聯盟也針對每一個都做出了詳盡的說明,包括未來可以完稅的時間表。
聯盟相信,這一提議對于帝國中央來說,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帝國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稅收。
帝國要養的軍隊、要支撐的戰爭、各種機構,都在依賴帝國稅的供養。沒有帝國稅,就沒有帝國。
一般而言,一個星球的稅務情況,在帝國境內的政治慣例上,30%歸于星域政府使用,20%歸于宙域政府,真正可以被帝國中央調用的,只有50%。
這還是理論情況。
帝國如此之大的疆域,大部分稅務又是以實物稅的方式繳納的,運輸的損耗,艦隊的燃料,時間,建造稅務艦隊的花費,運輸中被劫掠的風險……這些統統都可以算入到稅務成本之中。
星域政府的稅務成本較低,畢竟近;宙域政府的稅務成本就比較高了,能達到收納稅務的三四成都很正常;到帝國中央這里,成本上升到五成、六成都是很正常的。
帝國已經想盡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在各個地方建設中央倉庫,就近收納、就近存儲、就近調用;比如用稅幣這種形式,來直接調用各星球、星域、宙域的力量來給中央干活,發稅幣抵稅,也就減少了中間運轉實物所必不可免的損耗。
然而,這些方法歸根究底,對于高額的損耗來說,仍然只能說是緩解手段,無法根治。
可聯盟在發展書之中承諾的內容,是會在荊芥星域,也就是距離中央疆域最近的星域中,找一個星球,作為專門的中轉站和交接點,把約定的稅額,在該處,一筆結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