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按照聯盟的方案,全省了。
第一年,聯盟就能給3700億,帝國中央減去稅務成本能到手3000億左右,這可就太香了。
對比當年,每年到手不到一千億;對比把這些世界收回帝國管轄,那更是一毛收不上還得倒貼錢。
這么一算就更香了。
還不要說聯盟畫的十年后,每年1.3萬億的大餅!
光到手也能有一萬億以上。
按照一般情況來講,這筆收入,比得上兩三個完整的宙域提供給帝國中央的稅收!
而帝國要付出的是什么?
是理論上已經被打爛的,未來會成為包袱的爛攤子,交給聯盟。
不管怎么想,都是一筆劃算的不得了的生意!
錢,實實在在的錢,就是聯盟正在起草的這一份《五大星域暨聯盟于未來十年共同發展與稅務計劃》的主要吸引點。
當然,這份提議并沒有涉及另一件事:那就是打這場鐵鎧戰爭,聯盟陸陸續續往北邊,砸下來的巨額軍費。
艦船的損失、兵員的損失、武器裝備的損失、燃料的耗費、彈藥的耗費……
但一碼歸一碼,這筆錢,跟聯盟的未來、跟五大星域的未來,沒有關系。
你帝國中央喊我打仗,本來就要給這筆錢的。
此事無關于《聯盟計劃》,沒必要寫進文件里就是了。
除了錢之外,面子顧航也打算給個夠。
在政治層面,顧航表示愿意接受帝國的部分政治指導。他計劃在聯盟內部設立一個類似帝國總檢察長的職位,由聯盟和帝國共同商議選出,既代表帝國的利益,也維護聯盟的自主性。通過這種方式,讓神圣泰拉感受到聯盟對帝國政治體系的尊重和融入。
這位聯盟總檢察長,不僅負責監督政治方面的內容,也將會監管軍事力量的發展情況。
為了打消神圣泰拉對聯盟軍事力量的顧慮,聯盟還提出了軍事力量限制的設想。顧航會在聯盟內部建立一個軍事監督機制,由帝國駐聯盟總檢察長來直接領導。還可以讓其他的星際戰士戰團和部分帝國信任的官員,參與其中,一同作為觀察員。
這個機制將對聯盟的軍事規模、武器裝備更新等進行監督。從軍隊數量,到海軍規模,到聯盟的五大星域內,星際戰士戰團的數量與管理……各方面內容,都會有所約定。確保聯盟的軍事力量不會過度膨脹,且所有軍事行動都保持在防御性質的范圍內。
其實,顧航也清楚,這些舉措并不能完全消除神圣泰拉的顧慮。實際上的核心矛盾其實仍然存在——他的獨立性太強,什么‘軍事發展限制’、‘稅務計劃’,說白了顧航不想遵守的時候,帝國并沒有能力限制他。
除了戰爭。
但說實話,顧航短期內也并不想打破這個協約。
只要帝國方面遵守。
他希望通過這種積極主動的方式,讓帝國看到聯盟的誠意和發展對帝國整體利益的積極作用。這是一場艱難的博弈,每一步都充滿了風險,但顧航別無選擇,他必須為聯盟的未來而努力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