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為什么不是現在就把他趕下臺呢
一方面,因為他在軍務部內部逐漸羽翼豐滿,不再像是剛上臺的時候,只是個空降領導。十幾二十年間,他將軍務部內部多多少少也梳理了一遍,不是真的純政客作風。
但說實話,這部分的因素并不夠使得他一直留在這個位置上。
更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他總是被罵的那個點上:他跟顧航好得穿一條褲子,聯盟如今又非常強大。
他又跟在帝國中央‘名聲臭’的顧航關系好,自己又是不被齊伯督喜歡的三姓家奴,他沒倒臺的原因還能是啥
那不就是因為有個足夠強大的聯盟在外面支持嗎
他傻了才為了神圣泰拉上的政治輿論場,放棄最大的助力。若是真的聽從那些言語,跟顧航切割了,跟聯盟站到了對立面,那么此刻苦口婆心勸他的人們,心里一個個就會樂開花,嘴上夸他幾句,然后過兩年找個機會,或者干脆直接創造個機會,就直接把他給趕下臺。
絕對是如此。
想活得好,那外面越罵,他就越要好好的幫顧航。兩人已經捆綁的太深,背刺顧航他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在丟失了最大的助力之后,在未來被清算。
當然,在緊緊抱住聯盟大腿之余,他自己也要夠硬。
無論他的位置有多風雨飄搖,他總歸是軍務部總理兼高領主,經營好自己的基本盤,非常重要。
既能夠讓自己的地位穩固,又可以在穩固后發揮軍務部的職能,幫助到顧航,一舉兩得。
將左照封這么個有能力,想上進,在東方宙域確實任勞任怨按照安排做事的人調上來,也就是這個目的了。
當然,其實如果左照封繼續留在東方宙域,可能對聯盟接下來的謀劃幫助更大一些。
加拉爾多也知道。
但……沒辦法繼續留了。
這就要提到讓左照封破格提到帝國中央的另一個原因:他在東方宙域干的‘太好’了。
在經濟建設方面、在創造更多的帝國稅方面,他確實做得非常出色。他最為核心的成功路徑,就是帶著東方宙域的諸多星域一起,全力向聯盟靠攏。
聯盟南下與東方宙域之間的這條貿易線路,可以算得上是雙向奔赴了,并且也確確實實發展到了很夸張的地步。雙方之間,每年的貿易額,很快就超過了一萬億,接著就是兩萬億,三萬億……
極高的貿易額,催生了大量的利潤,也讓雙方的產業高度結合。
雙方開始大幅度互相投資。
這是能賺大錢的,尤其是對于東方宙域的諸多總督、元首來說。
聯盟向他們的投資就不用多說了,一筆下去,星球的發展情況蹭蹭漲。哪怕那些產業,人家聯盟也有份兒,但是聯盟投資的關鍵僅僅是錢嗎
確實是錢,聯盟是真有錢。
但除了最關鍵的錢、資源之外,更稀缺的是隨之而來的訂單、商貿協議、技術扶持。
這樣都足以讓一個星球就此踏入發展的高速通道。
至于東方宙域的諸多權貴們,向聯盟的投資,那也是不得了的機會。聯盟往往會按出來相當具有吸引力的項目出來,招商引資,往往這些項目都能夠賺大錢。
甚至,有些投資比較大、比較成功的東方宙域的行星總督們,都跑去聯盟那邊長住去了。
聯盟那邊,尤其是核心經濟區,生活條件可比那些個窮鄉僻壤的行星總督強太多了。
他們不是沒有錢,但有錢就能夠有好的生活嗎
也未必。
錢是能買到幾乎所有的東西,但是……也得有東西賣給他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