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他的資質,被很大程度分到了非戰斗方向上有關系。
但也沒什么問題。
星際戰士之中戰斗實力高強的有很多,像是太史臣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卻更稀少。
在他的整合之下,不破防線在政治方面,也做得很好,可以將周邊幾個星域的力量,都很好的整合起來。
軍事與政治連在一起,那就可以說上一句固若金湯了。
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外溢的敵人已經被攔住。最多就是有一些過去漏出來的,在各個世界之中還有肆虐,但是已經不成氣候,把缺口堵住后,然后慢慢一步步清理就好了。
與此同時,太史臣和他的龍王之矛戰團,也并不是一直都在孤身作戰。
諸多本土勢力之中,最為特別的,其實是各個星際戰士戰團。
前進宙域的這五個星域里,一共有七個戰團還‘活著’,就是一個個的現狀都不太行,別說滿編了,七個團里面就只有一個團的人數超過了五百。
而在龍王之矛到來之后,經過太史臣跟他們一一的溝通、私聊,外加上聯盟在麥格雷宙域對諸多戰團的行動,也挺讓人害怕的。
順從者昌盛,不順從者不僅被滅亡,還被徹底的打上了非常惡劣的名聲。
再加上這七個團當下低頭,目標也是為了拯救自己的母星、自己所在的星域,對抗近在咫尺的異形威脅。
這些原因加起來,最終讓他們選擇了低頭。
太史臣對于這些戰團的利用,是跟自家的戰團一致的,讓他們集結在了一起,再加上龍王之矛本身,他一度最多的時候可以調用兩千四百名星際戰士。
只不過,現在沒有那么多了。
主要是戰爭之中,打到激烈的時候,對于星際戰士的損耗也很多。
現在,他手頭上的星際戰士兵力,已經不滿一千六。
但這仍然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而聯盟也沒有讓他就用手頭現有的兵力,一直這么打下去。
幾個月的時間,西線遠征司令部也不是吃干飯的。
他們發送了更多的部隊來,從艦船到陸軍,不斷的充實著太史臣手頭的兵力。
甚至,最多一個月之后,遠征軍的第一批主力,就將到來。
這批主力中,包含了經過補員后的四個滿編戰團!讓太史臣手里的星際戰士兵力,突破五千!
到時候,他們也不用死守著所謂的不破防線了,而是可以著手展開對歐姆及利亞內部,進行一些行動。
這場行動的統帥,仍舊會是太史臣。
他已經讓顧航刮目相看了,人家打得挺好的,那就沒有必要按照原計劃去換帥。
而就在這個關頭,一件一直在防范、但最終還是發生了的事情,讓不破防線忽然翻天覆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