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強勁的經濟,是一切的根基。
而什么是聯盟經濟的根基?
是聯盟高效的行政效率。這一點,又由【英雄】界面的啟迪,帶來高素質人才;政委訓練、忠嗣學院的培訓,帶來高忠誠度和廉潔。
沒有行政效率的提升,聯盟的這種有很強計劃性質的經濟體制,在如此大的體量下是維持不住的。
這一點,顧航比誰都清楚。
他對這方面的投入,始終如一。
在聯盟體量擴張到如此地步,外面還在不停的打仗的情況下,顧航每個月拿到的恩賜點數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一個月入賬上千萬、并且隨戰爭的情況還有額外的幾千萬、上億的收入,都是正常的。過去二三十年下來,每年平均搞到三五億恩賜點數,那都算是平淡的年份了。
別的地方已經耗費不了這么大的數字,但顧航也不可能讓這么多的恩賜點數,躺在賬面上吃灰。
最大的應用場景,就是在人身上。
軍事訓練,行政人員培訓這兩個大塊,年年都是以億計算的。
而另外一個大頭,也是顧航往經濟方面加碼的地方——建筑兌換。
【建筑】界面的存在感并沒有其他的系統功能來得那么強,然而其發揮出來的長期價值,卻也一點不比別的差。
學院建筑在努力的給聯盟提供人才,甚至某種意義上,一點不比【英雄】界面的啟迪功能差。畢竟,啟迪功能主要培養的,甚至都不是精英人士,而是聯盟的上層人士。
顧航的恩賜點數再怎么多,一年能啟迪、升級的人才數量終歸是有限的。幾百萬、上千萬的人,看似很多,但是丟到聯盟現在幾萬個世界、要管理百萬億人口的大環境下,仍舊是不夠用的。
聯盟的教育系統,才是真正培養大量的精英人才、乃至于更普遍的普通人才的搖籃。
而顧航專門兌換的學院建筑功能,在聯盟的教育體系里的概念,就是所謂的‘名校’概念。
其實,就算是名校,也是不夠用的,更普及化的,還是普通的學院,乃至初高級的中學。
但無論怎么說,兌換出來一個學院建筑,打造一個名校,那就是一年五萬名左右的畢業生。盡管他們達不到被啟迪的人才那么出色,但要按啟迪來算的話,這五萬人就得花顧航五十萬的恩賜點數。而兌換一個學校,無非就是幾百幾千點恩賜。
更不要說,也只有在得到了比較良好的教育之后,才能夠更高概率的出現可以被啟迪的人才。要都是文盲起步,潛能再大恐怕也難以被系統所識別到。
各類的社會科學、理工科學、醫學、軍事學院、忠嗣學院等,在全聯盟各處紛紛建立,以求培養優質的人才,為聯盟的經濟、為聯盟的遠征添柴加火。
而建筑兌換的另一個大項目,則在工廠建筑上。
這玩意兒就比較粗暴,兌換一個就實打實的給現有的一個工廠,加上了產能增加的buff。
聯盟高速的經濟發展,跟這一項的關系,也不算小。
……
英雄啟迪、建筑兌換、兵牌系統里的訓練,這是三個耗費恩賜點數的大頭,是無底洞。
在聯盟當前的體量下,這三個方向,有多少恩賜點數就能吃下來多少。只要顧航舍得投入,那就能有產出。
不過,在此之外,顧航還是狠狠的投入了一大波恩賜點數,用在【科技】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