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上和自身發展上,他們仍然是默西法特星域的主人,他們跟那些個被聯盟收復的、一個個慘兮兮的戰團不一樣,默西法特星域從災變時代之后,就被圣徒很快的收復,仍舊能夠穩定的給戰團提供資源。他們補兵也好,獲取裝備也罷,從本地就可以獲取,對聯盟的需求其實沒有那么高。
他們當下跟聯盟的合作,本質上還是從利益上出發的。無論是戰團自身的利益,還是從帝國、從人類這一種族的全體利益方面,與聯盟進行緊密的合作,加入他們的遠征,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變成了聯盟的一份子了。
這一點從系統之中也看得出來。他們沒出現在戰團界面當中,反倒是出現在了聯盟的盟友列表里面。
顧航對此還算是有耐心的。
他不是一定要現在、馬上非得要獲取圣徒。
但他有一系列的計劃,慢慢推進就是了。
核心入手的地方,就是雙方在價值觀上差別最大的宗教。
聯盟也有國教信仰的,但是被抑制得比較厲害。
或者,與其用‘抑制’來講,不如說是‘改造’。
聯盟內部把這一套,叫做‘新教’。
遵循的仍然是《帝皇圣言錄》,但主要強調的,是其中的導人向善、號召團結、奉獻貢獻……這些諸多正面的道德品質。弱化了一些宗教儀式化的部分,極端化的部分。瓦解了宗教團體的組織度,將宗教僅僅控制在宗教、思想、社區服務的范圍,弱化了對社會的影響力。
這些異端嗎?
可并不異端,甚至很遵循圣言錄的原教旨,摒除了后面的很多所謂的圣人也好,還是神學家也罷,編寫的各種其他宗教經文、對圣言錄的解讀內容。
國教的諸多派別之間,核心矛盾就是在于釋經權。掌握釋經權,就更進一步掌握影響力,從而獲得更大的神權,再進而獲取世俗權力。
聯盟做的事情,是割掉了這部分的釋經權。釋經權就只在聯盟官方、在新教。而聯盟官方和新教,就只認《帝皇圣言錄》。
說實話,國教勢力普遍對此是不滿的——這是在要他們的政治生命!
然而,很難公開的說。
宗教團體,要什么政治生命?
這是個從當年叛教時代留下來的教訓,帝國法度是對此有直接規定的。現在國教的很多行為,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在搞擦邊的。
不能拿這個理由公開說,那能挑新教的刺兒的,就是說新教是異端。本質上還是走回了爭奪釋經權,進而爭奪影響力、神權、世俗權力這一套。
這也是國教最擅長的一套打法。
但在聯盟的掌控區域中,這一套玩法失效了。
打新教的釋經權挺難的,人家就堅持圣言錄,并且里面有大量從聯盟的神學院中培養出來的新教牧師、神父,來幫忙反駁。聯盟的神學院,可也是顧航拿恩賜點數兌換出來的,性質上跟忠嗣學院頗為類似,培養出來的牧師,水平可不差。
更何況,顧航還沒少拿恩賜點數,將宗教人才也給啟迪、升級。
辯經方面都拿不到大優勢,其他方面就更別想競爭了。
聯盟官方的法律,就偏著新教來的;聯盟的軍事力量,足以壓制暴動;聯盟的行政手段,加強了對基層的控制,方便新教傳教,而不方便傳統國教派別。
此消彼長之下,宗教的問題在聯盟境內是可控的。
而這一套東西,在顧航的指示下,很快就也應用到了默西法特星域。
在七星走廊的戰爭大體穩定之后,西線遠征軍集合了三個先遣艦隊,進入了默西法特。
與圣徒簽訂的協議框架之下,聯盟迅速的掌控了默西法特星域很大程度的行政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