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死去的神之子當然不只是這兩個而已。在內戰的前期,內戰的高潮,內戰的收尾階段,雙方都有神之子隕落。
在隨后的不到百年的時間里,忠誠派和叛徒之間的戰爭,從未休止過。兩邊的神之子,一個接著一個的死亡、失蹤。包括羅伯特本人,也是在那個階段,在與奔騰者的基因之父戰斗時,被那柄扭曲了的混沌薩滿巫術的可汗馬刀貫穿了胸膛,形成了致死傷。
也就是奔騰著的基因之父,傳承了古泰拉的一位英雄之名的鐵木真,他也同樣被羅伯特給重傷。
兩人那一戰的結果,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同歸于盡。
升魔的奔騰大汗,被驅逐回了亞空間之中;剩下的無限戰士們,則把基因之父搶回來,有機會用上靜滯立場,留存住基因之父的性命。
羅伯特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帝國方,最后一位失去的神之子。
從他的兄弟們全都離去之后,在他進入靜滯力場之前,他已經孤獨坐鎮帝國好幾十年。那個階段,他是實質上統治帝國的人,《星際戰士圣典》也是在那個階段寫就的。
畢竟,要吸取這一場幾乎摧毀了帝國的內戰的教訓。那個時候,雙方就是因為有龐大的、集結在一起的星際戰士軍團,一兩個軍團的統帥,做出了一項決定,就能夠帶來一次深刻的災難。
把星際戰士們從龐大的軍團規模,拆分成最多規定只允許有千人的戰團規模,那么星際戰士這股又不能舍棄、又需要警惕的力量,就變得可控了。
而那個階段,神之子在帝國,是被稱為‘攝政王’。
本質上,羅伯特所擁有的‘攝政王’這個頭銜,以及這個頭銜之下,所具備的統治整個帝國的權力,是并沒有被取消的。
誰有資格取消他的權力呢?
更何況,對于帝國而言,已經躺在靜滯力場一萬年的神之子,也沒有必要特別去做這件事情。
而他當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可以繼續用這個名頭,以及神之子的身份,來領導帝國。
但前提是,他能夠回到神圣泰拉。
在無限星域,可做不到。
羅伯特有信心,只要他能夠帶著支持他的大軍,返回神圣泰拉,主持大局,那么神圣泰拉當下的惡劣狀況,就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而只要神圣泰拉重新恢復作為帝國首都、政治中心所應該擁有的職能,重新統御整個人類帝國,那么帝國的分裂情況,就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顧航對此,是完全認同和支持的。
……
而對帝國大局最重要的東西,除了神圣泰拉之外,還有‘聯盟’。
這是羅伯特一開始并沒有想到的東西。
畢竟,在他曾經生活的那個年代,帝國不存在一個像是聯盟這樣的、獨立于帝國中央之外的第二中心,并且還擁有那么強大的力量和影響力。
曾經,他在立國大遠征當中,坐鎮無限星域五百世界的時候,有些人稱他這里是個獨立王國,稱他為野心勃勃之輩,是帝國里的分裂份子。但實際上,無限星域五百世界的狀況,怎么跟當下的聯盟體量相比?
在羅伯特跟顧航之子·顧靖,好好的深入聊過一次之后,他意識到,聯盟現在已經控制了帝國暗面百分之四十的領土,并且如果沒有更多的意外的話,聯盟的勢力,還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面,不斷的擴張、變強。
他有可能將聯盟當成敵人嗎?
絕無可能。
無論顧航有著什么樣的心思,現在帝國也絕對不可能將聯盟當成敵人。
哪怕是羅伯特能夠重回神圣泰拉,重新當上他的‘攝政王’,他整合起了帝國的力量,又能把聯盟怎么樣?
再打一場帝國內戰嗎?在大災變這樣的環境下?
那是真的不想要帝國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