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典籍里的中國作為同塵社校慶文化周的演出節目,李有志是有小心思在里面的。
白天時候陳舒婷跟他說的那一番話,他不完全同意。
從話劇演出的角度,確實是優秀的劇本能夠為演員的表演加成。演類似茶館雷雨這種優秀經典劇本,確實能夠體現出演員的功力。
可問題是這種經典劇本都被演爛了
國家話劇院在演,大學話劇社也在演,甚至在八九十年代那會兒,國內最優秀的一批話劇演員都把這些經典話劇搬了電影熒幕。
這么多珠玉在前,一個大學的話劇社演的再好,能有什么用
這一次的校慶文化周,明擺著就是為了迎接省教廳,其他高校的交流團隊的。在這些人的眼里,就算是李有志能夠將同塵社目前的這套班底提升到灼華社那個水平,其實也就是那么回事兒。
倒是不如另辟蹊徑,搞出點新意來。
反正就目前來說不管演啥,對于同塵社都是一樣的。
典籍里的中國也是非常優秀的話劇作品,這檔節目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在李有志穿越過來之前,這檔節目的熱度是相當炸裂的。
現在雖然沒有那個條件,將典籍里的中國話劇影視文化訪談的表現方法全盤復制,但是就節目的話劇部分來說,搞個文化周那是綽綽有余。
以李有志的審美標準,茶館這樣的經典話劇是100分,那么典籍的劇本分數完全可以給到80分。
但是事兒不能光從一個角度看,80分也不一定就不如100分,就比如去找小姐姐玩耍。
1號技師顏值100分,但是已經出道10年,皮膚都被曬黑了。
2號技師顏值80分,但是剛剛出道,首次營業。
或許2號技師技術略有生疏,或許她某些環節略顯青澀
但這是問題嗎
這明明是賣點
李有志決定當2號技師。
將劇本發給了陳舒婷之后,李有志又將劇本傳到了同塵社管理群的群文件里,并手動屠蘇蘇,劉猛,周原,顧東和王輝幾個。
典籍,天工開物篇的故事,主要是圍繞著明代學者宋應星的人生經歷,以及編著天工開物的過程展開。
需要的角色不多,排演難度相對較小。
按照李有志的想法,宋應星這個主要角色就自己來了。原版本中撒貝寧這個“讀書人”的角色,他想轉個性交給屠蘇蘇。倒不是因為屠蘇蘇形象好,而是這個角色需要為整個話劇開篇,需要很強的臺詞功底。
至于劇中其他的幾個角色,如宋應星的兄長,摯友,則是交給劉猛和周原幾人。
另外一些臺詞不多的配角,則是在同塵社三千幫眾里面篩選一下這就是逆子們的工作了。
社里決定參加校慶文化周并出話劇節目的事兒,立刻就引爆了同塵社的三千幫眾。
本來五一很多人就不準備擠火車回家,正愁著沒什么樂子呢。現在有了這么大一個活動,同學們都很興奮。
看到了群公告后,確定不離校返鄉的四百多人,當即就拉了個后勤群。
對于大家伙兒的熱情,李有志相當滿意。
什么叫做威望啊戰術后仰
五一勞動節,四百多號馬仔這么興高采烈的加班,資本家看到都得羨慕到哭
感到人心可用,李有志拿起了手機。
現在話劇演出的事情基本定妥,這樣的好消息,自然要通知一下網友們啊
想著他打開抖手,迅速編輯了一條動態發送了出去。
為慶祝農大五十周年誕辰,農大同塵社決定參加校慶文化周,進行大型話劇匯演。話劇匯演對社會開放,如果有在蓉城的朋友,歡迎屆時蒞臨觀看
基本,這條動態和之前灼華社打的廣告差不多。
主打的就是個你蹭我的名,我就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哎嗨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