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鋪設攝像機軌道的器材組老大彭立成抹了把腦門的汗,見軌道還沒調整出來,下意識的就沖旁邊揮了揮手。
“唉,同學,你們幾個過來幫一下忙。把這頭的導軌調整一下,擺直”
“好嘞”
眼見著幾個同學顛顛兒的跑了過來,眾人合力分分鐘將軌道調整完,監視器后面的賴鵬博直接對一旁的助理揮了揮手,指向了彭立成。
“器材組組長,監視器有請”
“哎什么指示,導兒”
一路小跑到監視器前,彭立成臉堆滿了笑問到。
“你們器材組都沒長手么讓一群學生瞎摻和什么”
“啊”
面對賴鵬博劈頭蓋臉的一通訓斥,彭立成滿臉懵逼。
媽的人家都幫忙幫了好幾天了啊
從搭架子到鋪軌道,這些學生都練出手了怎么之前不說
忍著心里的一萬口槽,彭立成干干一笑,道
“導兒,我這不是想著進度能快點,別耽誤拍攝嘛。”
“伱們器材組干的都是技術活兒,這些學生毛手毛腳的。萬一哪里出問題,影響了拍攝或者傷了人,誰負責以后你們自己的工作自己做導演組的都注意了啊,以后自己的事兒自己干,責任具體到責任人少偷懶讓非專業人士幫手,聽到了沒有”
面對賴鵬博的又一陣呵斥,彭立成的面子略微有些掛不住了,和其他幾個導演組負責人尷尬的應了一聲之后便回到了片場。
下午開始的這兩場戲,拍攝的是都是“面館前”這個場景。
也都是李有志飾演的男三號趙志勇,和白紳飾演的男一號顧耀東的兩場戲。
一場是趙志勇餐館和顧耀東說起小時候的經歷,一場是雨中無奈送身患重病的母親回鄉。
在劇中,趙志勇這個角色在劇中前半部分就是個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警察局新人,但是到了后期黑化成了大bss的幫兇,站在了主角的對立面。
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主角。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個角色代表了大部分去主動順應社會的普通人,以此來凸顯主角的正義和嚴守本心的性格特點。
而今天的這兩場戲的內容,就是展現趙志勇的心路歷程。
第一場戲,說的是趙志勇對顧耀東說起小時候的經歷,表明母親和母親的面館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第二場戲,則說的是身為巡警,趙志勇沒錢保住母親的面館,更沒有能力給患了病的母親醫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面館關門,送母親回鄉下養病。
小人物在那個黑暗的時代走投無門,心中堅持的東西被一再踐踏,為這個角色日后為救母而投靠反派bss,徹底向強權妥協成為強權幫兇埋下伏筆。
隨著現場整理完畢,李有志和午飯后準時趕到片場完成了化妝造型的白紳一起走進了片場。
雖然和白紳在戲外沒什么接觸,但是這三天一起演了幾場戲,二人也算是有了初步認識。
和對方點了點頭,聽寒著臉的賴鵬博講了一遍戲之后,便在面館前的方桌坐好。
“隱秘而偉大,第21場,第一鏡,一次開始”
聽到啪的一聲打板,看到假設在面前不遠處的攝像機已經開始錄制,李有志迅速進入狀態。
看了看身旁的白紳,他將雙手交叉到一起,目光投向了面館內“正在揉面的母親”,目光中滿是溫柔。
“我從七歲開始,就看著我媽做面。那個時候還在老家淮安,到后來,我們一家子來到了海灘,我每天下了學都會來這個小面攤。一面寫功課,一面看著我媽一碗,一碗,煮面給別人吃。餓了我也會吃一碗,困了,我媽就把兩個桌子一拼,給我鋪衣服,讓我睡一覺。”
對著攝像機鏡頭,說完了這一段臺詞,李有志微笑著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白紳。
就像是對一個相處了許久的老朋友,抬手搭在了白紳的肩膀。
“對于我來說,這個小面攤,就是我在海的全部。”
“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