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尋子會中的每一個人,也都在忍受著同樣的煎熬即便是看起來有錢又年輕的韓總。
外地的一個派出所破獲了一個拐賣團伙,尋子團全員上路,興奮的前往派出所尋找孩子線索。
然而結果沒有意外,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毫無所獲。
從派出所出來,大家圍在一起吃飯。所有人都喝多了酒,大家一起調戲打電話過來騙錢的騙子,聊著明天的希望。然而當短暫的歡樂過后,真實的愁緒被酒勁攪動上來。
這一次,崩潰的是韓總。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把人生過到了最好,仍然還得遭受和尋子會中所有人一樣的厄運。
一次以歡天喜地開始的尋子,就這樣再一次以沉默落下了帷幕。
而這種看似無窮盡的尋找,在三年之后迎來了轉機。
田文軍接到了一個快遞員發來的信息,說是在鄉下送貨時,見過尋子會發布的廣告中的田鵬。
就這樣,韓總陪著田文軍夫婦,趕往到了快遞員所說的那個村子。在逼仄的村落里,見到了一個操著一口方言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孩子。
失散了太久,他們已經認不出這個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兒子。
在孩子警惕而又陌生的眼神中,三人來到了孩子的身邊,看到了孩子額頭上那一道和鵬鵬一模一樣的傷疤。
孩子,終于找到了。
三個人扛起孩子就跑,荒誕的現實在這一刻上演,尋親多年的親生父母反倒是像人販子一樣,扛著不斷哭喊的孩子,被聞聲趕來的村民用鋤頭追打。
更加諷刺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斷地沖著后面緊追著的一個女人喊著媽媽被拐了多年,孩子已經不認識他們了。
親愛的的故事,如果只有前半段,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父母找孩子的故事。
雖然苦,雖然催淚,但卻并沒有真正的人文內核。
而隨著故事進入到這里,當田文軍歷經千辛找回兒子,這部戲的眾生像才陡然展開
被找回的鵬鵬像是個接力棒,將故事的重心從田文軍一家,輻射到了眾生。
這眾生其一,是鵬鵬。
經過親子鑒定,田文軍終于和失散了整整三年的鵬鵬團聚。但是鵬鵬卻已經不再是田文軍夫婦記憶中的寶貝兒子了。
在這三年里,關于田文軍夫婦的記憶,已經完全被新媽媽覆蓋。他只知道自己叫楊繼剛,爸爸已經死了,家中有一個媽媽和妹妹。
而這眾生其二,是韓總。
在鵬鵬找回來之前,韓總是尋子團中最堅定的人。
是他發起的尋親團,也是他最先當眾發誓找回兒子之前堅決不要二胎。
可是在六年的堅持無果,親手幫助田文軍找回孩子之后,他終于徹底的崩潰。
他開車守在田文軍家的樓下,用羨慕又嫉妒的目光,看著就算是半夜出來倒垃圾都要扛著兒子,生怕再一次失散的田文軍。
在田文軍發現他之后,他閉上了眼睛裝作熟睡,卻又看著田文軍扛著鵬鵬的背影,發出了一條“為什么偏偏是伱,我找不動了”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