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關心,但是我已經和躍文集團談好了一個億的注資,流浪地球項目木已成舟。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不一定要準備好了才出發,我們永遠不可能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能夠看到希望。
目前流浪地球的劇本,道具場景設定集,拍攝計劃正在制定之中。完成后,我會將設定部分發布到抖手中。第一次著手制作這么大的影視項目,希望能夠得到朋友們的建議和支持”
抖手評論區,隨著李有志這條回應發送并置頂,沸沸揚揚的評論區宛若突然被施加了時停魔法般安靜了下來。
足足過了好一會,評論區中才終于解除了封印;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他能從一個肥宅逆襲,而我依舊是個廢物的原因么”
“到底是活的多通透,才能有這樣的心態,有這樣的執行力啊”
“活該你全網大幾千萬粉絲,活該你兩年的時間,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什么也不說了,話就放在這里;這部電影要是真拍出來了,上映的時候不去電影院我死”
“那就拍,拍出中國最好的科幻大片,給中國的影壇來點大大的震撼”
嗶
收到附加強烈敬佩認同的驚艷值,點
看著徹底炸裂的評論區,以及那跳出在眼前的一大波驚艷值,李有志淡淡一笑。
默默地打開了電腦,開啟了加速領域
流浪地球這部片子,在他的記憶里相當深刻;
電影的劇情取自原著故事中太陽急速膨脹,地球開啟移山計劃進入到逃逸時代,經過木星這個時間節點。
雖然場面宏大,但其實還是以人物為主。經典的三幕敘事,故事其實很簡單,也比較好把控。
想要把這個故事拍攝出來,其實難的不在于演員,也不在于導演而在于工業體系的支撐。
因為是全未來世界觀,所以片中幾乎完全利用不到現實中的場景和道具。絕大部分的畫面,都需要綠幕或特效。所有的道具和場景,都需要劇組定制。
整個人被加速領域包圍,在精力和腦力的完全激發下,李有志很快就搞定了劇本和臺本部分。
無視了加速領域外那不斷發出蜂鳴響起鈴聲的手機,他打開軟件啪啪啪啪的便設計起了拍攝所需的場景以及關鍵道具。
足足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李有志才終于將“地下城”“空間站”“蘇拉威西發動機”等二十多個場景設計圖構建完畢,并列出了八千多個場景所需道具清單。
嗶
加速領域結束,點驚艷值已扣除
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看著電腦桌面上那2個多g的拍攝物料,李有志抄起了桌子上的手機。
看到那上面劉猛和周原幾個逆子打過來的七十多個未接來電,他眉頭一挑,直接打開了和光同塵的微信大群。
看著群里此時已經炸了鍋,他直接發送了一條語音過去。
“同塵社活動室,集合”
半個小時后。
農大逸夫樓的活動室里,周原,劉猛,王輝,周漁,屠蘇蘇一行和光文化和同塵社的骨干,看著幻燈片里的資料,眼睛都直了。
深深的看了眼幻燈片里,李有志制定的拍攝計劃,劉猛摸了摸自己的腰子,砸了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