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電影院里相當一部分觀眾,對于流浪地球的故事并不陌生,畢竟這個故事改編自腦洞世界里的短篇。
但是原著的表述主要集中在宏觀,而電影則是具體到了這一場浩劫中的個體。
故事從一個家庭展開一個即將分別的家庭;
星空浩瀚,銀河璀璨。
海邊的一團篝火前,一對父子在凝望著頭頂的星空。
“爸爸,木星上有只眼睛”
“那不是眼睛,是木星表面的一個大風暴。”
“為什么啊”
“因為木星啊,就是一個大氣球,90都是氫氣。你知道氫氣是什么嗎就是爸爸開的大火箭的燃料。它燃燒的時候,就會嗚嗚的推著爸爸飛出地球。到時候你一抬頭,就能看到一顆特別亮的星星,那就是爸爸在的地方。”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來”
“等有一天,伱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木星的時候,爸爸就回來了。”
篝火的另一側,聽著父子二人的對話,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默默地抽了口煙。
篝火搖曳,夜色流淌。
隨著星移斗轉,喜歡發問的小孩子沉沉睡去,兩代父親的目光隔著篝火交匯到了一起。
“爸,我走之后您就是劉啟的唯一監護人,在他成年之前您都會享受特惠人員待遇。不用抽簽,可以直接獲得進入地下城生活的資格”
面對這份囑托,老人凝視著篝火點了點頭。
海風刮進他的煙里,抽得沒了滋味,正如這分別前無言的寧靜。
隨著海風的嗚咽,一陣新聞的播報聲逐漸清晰急促雜亂;
太陽極速老化,將會不斷膨脹三百年后,太陽會膨脹到吞沒整個地球民眾恐慌情緒蔓延,各地騷亂持續飛船計劃流產,人類文明岌岌可危流浪地球計劃即將啟動,各國及地區全力保障行星發動機的建設
未來一年內地表溫度降至零下70攝氏度左右,地表將極度不適合人類生存。目前全球地下城均已投入使用,受地球停轉災害影響及時間限制,地表居民將分批搬遷
隨著一條條紛亂的新聞播報,篝火漸漸暗去。
當畫面再亮起時,狂風暴雪下人潮洶涌。
道路頂部的電子顯示牌顯示著行星發動機和地下城的位置關系,以及遷徙人員進入地下城的注意事項。
洶涌而緩慢前行的人潮中,小孩子的聲音再次響起;
“姥爺,我們為什么要住地下我不要去地球的肚子里,我要去找爸爸”
抱著小孩子,那胡須上凝結出一層白霜的小老頭揚起了臉,望向了天空。
那里,一道飛船的尾焰正徐徐升起。
那藍色的焰火劃破大雪的陰霾,鉆進了厚厚的云層,擺脫了冰封的地表。
鏡頭隨著那道尾焰不斷拉升,灰蒙蒙的云層漸行漸遠,緩緩出現了一條弧線那是陽光為已冰封的地球,勾勒的銀邊。
隨著銀邊緩緩擴大,顯露出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上密密麻麻的光點,那是全球行星發動機啟動后的火焰。
那些長長的焰火像是兩只翅膀,推動著藍色的星球緩緩移動。幽暗而深邃的宇宙中,那顆藍色星球的身后,是已經被放逐的月球碎片
放映廳內,隨著流浪地球開場,看著故事以劉培強一家徐徐展開,將流浪地球中的種種設定抖落參加首映式的網友們,呆了。
現在國內的影視行業什么情況
一部電影里面好的特效能有那么兩段,就已經是業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