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柳赫真是婁富興的兒子。”
資料上的時間沒有斷點,裴安凌能從中把婁富興跟柳赫的生平串起來。
柳赫也是真姓柳,但戶口本上的原名叫柳志濤。
他是婁富興夫婦的第二個兒子。
婁富興有個大姐,嫁到了姓柳的人家。
婁大姐嫁去許多年都沒懷孕,后來一查,不能生的不是婁大姐,而是柳大姐夫。
柳家就想抱養一個兒子。
婁富興夫婦打起了柳家的主意。
柳大姐夫早年間做了包工頭,掙了不少的家業。
婁富興沒那本事,外出打工只能顧得上吃喝。
在知道柳家想抱養一個孩子后,婁富興就想把自己的兒子過繼過去。
等以后柳家的錢就是他兒子的了。
不管以后姓什么,血脈上都是他的兒子,是他兒子的錢了他也能沾光。
又是送到孩子的親大姑家里,想斷親都斷不了。
婁富興夫婦掙錢不行,生孩子行,五六年生出三個孩子,第一個是兒子,第二個是女兒,第三個還是兒子。
養孩子花費太多,讓兩人都快入不敷出了,還面臨著超生罰款。
于是婁富興決定把剛生下來的二兒子送給柳家。
柳家也同意了,但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能告訴婁富興老家的人。
婁富興答應了。
就這樣,婁富興的二兒子成了柳家的柳志濤。
柳家不久后搬去了另一個城市,跟婁富興是沒有斷親,但兩家來往的不方便了。
婁富興沒錢,沒辦法跟著搬過去。
柳志濤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
后來趙運宗找兒子找到了婁富興那里,雖然親子鑒定證明婁富興不是趙運宗的兒子,但趙運宗仍是給了婁富興一份工作。
婁富興不知道趙運宗為什么挑他進趙家,但他十分的高興,這份工作不累,工資又給的高,他一干就是十來年。
趙運宗對手下的工人很大方,特別是對婁富興,每年發給他的紅包最多。
婁富興有錢了。
與此相對應的,柳家開始沒錢了。
在包工頭不好干了之后,柳大姐夫做起了其他生意,但賠的多賺的少。
等柳志濤上了初中之后,柳家只剩一套房子的資產了。
柳家沒錢了,婁富興想的不是把二兒子接回來,而是極力的跟柳家撇清關系,唯恐柳家借錢借到自家里來。
在柳志濤十七歲的時候,柳家夫婦意外出了車禍,雙雙身亡。
后來柳志濤拿了父母的賠償款,賣了房子,并在戶口本上改名柳赫,離開了那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