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季勇聊得越發投機的布福德,干脆請MOP吃了一頓飯。
在飯后的閑聊中,馬刺總經理直接了當的說道:“我們已經在首輪有了預定目標,很抱歉,所以我們只能用次輪靠后的簽位來選你。前提是在這之前你沒有被別的球隊選走。”
這是囧哥在數次試訓之后,第一次聽到如此明確的答復。
口頭允諾固然沒有任何法律效用,但總比那些“等通知”的回復要更振奮人心。
這點上,對于季勇也不例外,告別了圣安東尼奧之后,季勇也和經紀人比爾-達菲說起了R.C.布福德的允諾。
比爾-達菲一方面為雇主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提醒道:“也不能把寶都壓在馬刺身上,只有次輪靠后簽位的話,也許對方根本就不會和你簽下有保障的合同,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電話那頭的季勇說道:“了解,他們隨時有可能為了球隊陣容的變更裁掉我。”
NBA的競爭就是這樣殘酷,對于非保障合同的球員就更是如此,因為球隊可以不花一分錢的代價,直接讓你成為下崗職工。
事實上,攤上**維奇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的主教練,事情就會變得更加兇險。
日后天朝著名籃球節目解說員洋溢就曾分享過這樣一則故事:
馬刺的崛起離不開國際球員,譬如GDP中的帕克來自高盧,吉諾比利來自阿根廷,這就導致這支球隊有了招募國際球員的傳統。
可是,國際球員不像那些在米國籃球體系里的運動員,有籍可考,有數據可查,所以,國際球員一般是靠關系戶引薦,也就是說,馬刺找人也得走關系,開后門。
于是在季前訓練營中,吉諾比利和帕克就各自都把自己的關系戶帶來了。
吉諾比利帶來了一個阿根廷小后衛,名叫拉普羅維托拉。
帕克也帶來一同鄉,叫利維奧-讓-夏爾。
這人不光是帕克的法國同鄉,還是他的親信。
因為彼時的帕克已經不光是運動員,還當了老板,收購了法國一支叫阿斯維爾的甲級隊。
這支球隊那一年剛拿了法國甲級聯賽冠軍,而讓-夏爾就是球隊里的頭牌。
并且這個讓-夏爾三年前就參加過NBA選秀,當時在首輪第28順位被馬刺選中,所以一到馬刺報道,他就簽了一份2+2的合同,頭兩年的薪水合計就有240萬美元。
許多關注NBA較長時間的球迷都知道,每支NBA球隊在賽季開始之前,都要進行瘦身,把許多原本簽下的球員放棄,最后只留下15人的大名單,并從中確定12人的正常輪換名單。
賽季快要開始的時候,馬刺也要進行最后的瘦身。
由于圣東尼奧市只有馬刺一支四大聯盟的的職業球隊,于是,不少當地媒體的體育版面都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話題是:
來自阿根廷的拉普羅維托拉,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投手福布斯,還有前熱火老將喬爾-安東尼,這三人中誰會最先被裁掉?
可當結果真得出爐時,立刻驚爆了一票人的眼球。
訓練營定名單那天,**維奇背著手走到球員面前宣布:
拉普羅維托拉、福布斯、喬爾-安東尼這三個手里非保障合同,隨時裁掉一分錢不用給的全留下了。
至于手上拿著240萬美元保障性合同的讓-夏爾,你收拾收拾包,回高盧去吧。
別說是讓-夏爾沒想到,連球隊總經理布福德都懵逼了。
定了定神的布福德立刻勸道:“老伙計,沒咱這么干的,你直接把讓-夏爾裁了,我們240萬美元,一個美分都不能少,全都要白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