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變的,大概就是三角進攻幫助球隊核心獲得更多單打空間的理念。
簡單來說,就是要隊內的超級巨星獲得更加舒服的單打機會。
而目前這支魔術無疑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無論是四號位的空間化打法,還是大量使用(這個比例遠超NBA歷史)三分投手攻破聯防的思路,無疑都稱得上“小球時代”的前驅。
和大多數籃球評論員一樣,杰夫-范甘迪只看到了季勇本身的強大,卻還沒有意識到魔術打法本身的先進性。
籃球的大趨勢不會因為某個球員的超級表現而發生變更。
季勇的價值并不僅僅體現在自身的巨星屬性上,更重要的是,他存在的本身,提高了魔術的維度。
隨著《三體》的走紅,二向箔、維度打擊、降維攻擊這些詞,也漸漸被傳播開來。
科比自己恐怕是想不明白的,為什么自己爆種發揮,進攻端如此高效,還是不能率隊贏球?
這么打下去,曼巴早晚要得抑郁癥,因為這樣的比賽不符合他本人的常識。
也許科比隔個四、五年,再回顧這輪總決賽,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因為到時候他才會發現,魔術的戰術打法,至少領先了湖人0.5-1.0個時代。
事實上,別說是湖人隊的科比、菲爾-杰克遜,就算是魔術隊的主教練斯坦-范甘迪都快看不懂了。
在范胖的常識中,如果對方的核心球員如此爆種表現,比分很有可能在球隊的慌亂中被追上才對。
可眼前的事實顛覆了范甘迪的固有防守理念。
尤其是在球隊在季勇的帶領下,不慌不忙的用一記記三分球牢牢守住比分優勢的情況下。
在整個第三節中,魔術也不是沒有被短暫迫近比分的時候,但結果是,還沒等斯坦-范甘迪正式喊出暫停,眼睛一眨,一波三分雨過去,魔術就又把比分給拉開了。
當然,把所有功勞都歸在季勇身上也不合理,畢竟沒有人是萬能的。
囧基的確提高了魔術的維度,但如果沒有這么一個現成的框架存在,二年級的囧基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魔術隊在進攻端的天賦激發出來。
84:95,末節比賽還未開始,兩隊的分差已經拉大到了兩位數。
第四節開打,硬扛了三節的湖人終于崩潰了,體能快速下滑的科比開始屢屢打鐵,命中率瘋狂下降。
曼巴單節投籃僅6投1中,由于在前三節耗掉了太多的體能,再想像首節比賽那樣沖擊籃筐已經不現實了。
季勇則穩扎穩打,將比賽提前拖入垃圾時間。
眼看分數難以挽回,杰克遜在比賽還剩4分鐘的時候,就將主力球員悉數換下,隨后魔術也將主力依次換下,G2在實際上已經宣告結束。
102:119,奧蘭多魔術再下一城,以2:0的大比分領先洛杉磯湖人,結束了總決賽第一階段的爭奪。
之后,兩隊將移師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而魔術將開始連續三個客場的比賽。
嗯,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也有可能用不了三場。
霉霉在魔術的包機上,收到了一眾奧蘭多球員的歡迎。
在大家起哄下,她還和囧基這貨一同在飛機上演唱了經典情歌《whenamanlovesawoman》。
心情愉悅的奧蘭多魔術就這樣抵達了洛杉磯,G3大戰即將開始,而湖人已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