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其實奧尼爾這位超級中鋒的內心深處,從來都住著一個玩世不恭的小孩,這已經不是一句“娛樂至死”能夠概括的。
直接一點說,奧尼爾這貨天生就是個戲精的天賦。
舉個例子,他和馬刺名宿——大衛-羅賓遜。
自從1994年羅賓遜在最后一場刷到71分搶走奧尼爾的得分王后,兩人的恩怨就沒有停止過。
在99年的縮水賽季,湖人和馬刺在西部決賽相遇時,“海軍上將”雖然沒能在對抗中占到便宜,但是鄧肯的出色表現還是讓鯊魚吞下了失敗的苦果。
隨后鯊魚對上將放出了狠話:“大衛-羅賓遜沒什么了不起的,他是抱上了鄧肯的大腿,才拿了冠軍。”
但這還不是最為搞笑的,因為奧尼爾還曾在媒體前說過這樣一則故事:
1989年,還在念高中的奧尼爾在馬刺比賽結束后守在更衣室門口等待,因為他想要得到偶像羅賓遜的簽名。
然而正當他向羅賓遜索要的時候,后者卻有些不屑的拒絕了他。
這讓奧尼爾銘記在心,從此他就在心里暗下決心:進了聯盟后,一定要打爆羅賓遜。
聽著感覺很勵志有木有?
很有“三十河東,三十河西,莫欺少年窮”,以及“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的既視感是不是?
對不起,反轉來了!
多年后,奧尼爾終于承認,這故事是他編的,他從來沒有去問過羅賓遜要簽名,而現實中的那位薩克斯手也非常和善,奧尼爾對他根本恨不起來。
由此可見,有些高手十分擅長無中生有,哪怕沒什么“一生之敵”的存在,都不用媒體幫忙,自己也能強行樹立一個起來。
超巨都是需要對手的,哪怕現實中這樣的并不存在這樣的敵對關系。
反正,季勇本人就從來沒有討厭過科比。
聯盟的腳步都已經大幅踏入“大抱團時代”了,再搞什么“一生之敵”就是在自欺欺人。
G5和G4之間,又有足足三天的休整時間。
輸了一場的奧蘭多人也不敢再浪了,他們這兩天著重加練了空切反跑的戰術。
在一竿子打不死湖人的情況下,在進攻端保持耐心,是目前這支魔術隊最需要的東西。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還在于季勇的組織能力上。
沒有他是傳球視野,奧蘭多魔術的整體進攻體系也將不復存在。
斯坦-范甘迪那套“一大四小”的進攻體系,早在季勇的加入的那一刻,就開始不斷被修改。
更多的三分球,更多的擋拆,更多的傳切,這一切都建立在季勇的組織能力上。
……
“爸,什么,你要來現場看球?”G5開戰之前,季勇接到了老季要來的電話。
季飛這兩天正好在灣區談項目,得知兒子已經在洛杉磯拿到賽點,所以決定親自到現場來觀戰。
“怎么?不歡迎嗎?”季飛笑著問道。
“不是,你能來我當然高興,只是我怕一時間搞不到球票。”季勇坦誠道。
如果是在奧蘭多,這當然是季勇一個電話的事情,不過在斯臺普斯中心,他可不具備這樣的特權。